时间: 2025-04-26 00: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8:56
秋色复秋声,人人秋意生。
刚传新爽入,便喜普天晴。
白帝诚知节,黄姑若遣情。
晚来仍渡汉,露重一钩明。
秋天的色彩和声音交织在一起,人人心中都萌生了秋意。新鲜的凉爽刚刚传来,大家就高兴地感受到普天的晴朗。白帝(指天气之神)确实知道节气,黄姑(指织女)如果能寄托情意。傍晚时分,依然渡过汉水,露水沉重,月亮像钩子一样明亮。
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乾隆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文化昌盛,他的诗风以典雅、清新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七月七日立秋时节,正值农历的秋季开始。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秋天的来临,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月七日立秋》是一首富有秋意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秋天的色彩与声音时,展现了人们对于秋季的期盼与喜悦。诗的开头用“秋色复秋声”来引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天氛围,仿佛听到了秋风瑟瑟、叶子飘落的声音。接着,诗人提到“刚传新爽入”,这不仅说明了凉爽的天气刚到,更引出了人们的欢愉心情。
诗中“白帝诚知节,黄姑若遣情”两句,寓意深远。白帝作为天气之神,象征着自然的规律与节气的变化;而黄姑则暗示了人间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晚来仍渡汉,露重一钩明”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月亮的明亮如钩,给人一种深邃的思考和宇宙的浩瀚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秋天的美丽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以秋天的来临为主题,抒发了人们在季节变换中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珍惜,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帝”指的是谁?
A. 人间的帝王
B. 天气之神
C. 季节的变化
D. 秋天的使者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晚来仍渡汉,露重一钩明”表现了__的意境。
判断题:诗中“人人秋意生”表现出人们对秋天的热爱。 (对/错)
《七月七日立秋》与王勃的《登高》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感受,但《七月七日立秋》更侧重于秋天带来的欢愉与希望,而《登高》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