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43
白鹤山人如鹤白,自抱山樽留过客。
要看修竹万琅,更对名花春雪色。
山樽本出山下泉,过客醉去山人眠。
客亦是鹤君莫笑,重来更待三千年。
这位白鹤山的山人就像那白鹤一样,抱着山中的酒樽来留住过路的客人。
想要欣赏那修长的竹子和万点的琅琊,便要对着春天雪白的花色。
这酒樽本是从山下的泉水里流出的,过客们喝醉后,山人便安然入眠。
客人也像是鹤一样,君不要嘲笑他,等他重回这里,或许要等上三千年。
虞集,元代著名诗人,字子敬,号白鹤山人,晚号白云居士。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本诗创作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往往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
《白鹤观》是一首描写山中隐士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白鹤山人的形象,以及他自酿酒樽、留客于山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与洒脱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白鹤山人如鹤白”引入,生动地传达了山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接下来提到的“修竹万琅”和“名花春雪色”,则通过意象的丰富性,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在诗的后半部分,山樽出自山下泉,暗示着自然的馈赠,而醉酒后的过客与沉睡的山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自在。最后一句“重来更待三千年”,不仅表明了时间的久远,也反映出一种对生命轮回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更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山人如鹤,处世如水,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
选择题:诗中“白鹤山人如鹤白”中“白鹤”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山樽本出山下泉”,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赞美。
判断题:“重来更待三千年”意指重返这里需要很长时间。(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