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56
自是东迁染路尘,
鲁论谁识旧君臣。
龙飞凤舞山如旧,
国破家亡恨莫伸。
潮水不来风正冷,
梅花吹落韵偏新。
巍巍白塔胡僧醉,
一卷金经奉紫宸。
自从东迁后,我身上沾染了路途的尘埃,
谁还记得鲁国的旧君臣呢?
山川依旧,龙腾凤舞的景象仍在,
但国破家亡的痛苦却无处诉说。
潮水不再涌来,寒风正刮得刺骨,
梅花飘落,新的韵味却仍在。
巍峨的白塔下,胡僧正醉意朦胧,
我手中捧着一卷金经,恭敬地奉献给紫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鲁论”可能指的是对鲁国文化的怀念,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以儒家文化著称。诗中提到的“龙飞凤舞”,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常见于古代诗歌中。
作者介绍: 赵则荣,明代诗人,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风格沉郁,情感真挚,常以古典的形式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则荣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对国家破碎和家族衰败的感慨,同时也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珍惜。
这首诗以怀古的视角,表达了对往昔繁华和现实苦闷的深切思索。开头两句“自是东迁染路尘,鲁论谁识旧君臣”,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叹息,也是对历史的追忆,揭示了历史的流逝与人们的遗忘。接下来的“龙飞凤舞山如旧”,展现出大自然的恒久与美丽,然而“国破家亡恨莫伸”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悲痛,历史的辉煌与人们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寒风刺骨的景象,“潮水不来风正冷”,与梅花的“韵偏新”形成对照,显示出一种新的生命力与坚韧。最后两句“巍巍白塔胡僧醉,一卷金经奉紫宸”,则把个人的信仰与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表现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国家破碎与个人失落中的深邃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鲁论”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文化?
“潮水不来风正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巍巍白塔”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破碎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赵则荣则更倾向于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