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6:35
天寒不知翠袖薄,
日煖但觉玉烟生。
寒冷的天气使人不觉得轻薄的翠袖,
温暖的阳光下却能清晰感受到玉烟升起。
该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翠袖”和“玉烟”的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表现女子的柔美和自然的灵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早春时节,体现了春寒与阳光交替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徐似道的《句其十六》通过对比手法,将寒冷与温暖的感受巧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微妙变化。首句“天寒不知翠袖薄”,表达了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对于衣物轻薄的无感,暗示了外界温度对内心感受的影响。接下来的“日煖但觉玉烟生”,则描绘了阳光照射下,温暖带来的美好体验,仿佛轻烟在阳光中升腾,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兼具感性与理性,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自然美的欣赏,表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玉烟”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怎样的手法来表现季节的变化?
答案: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徐似道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感受,后者则通过国家的动荡展现对春天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敏感和对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