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时间: 2025-07-27 16:24:06

诗句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24:06

原文展示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王以悟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日)时,与友人一同登上巽山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助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在雨中,断桥显得更加陡峭,古洞则被云雾深深覆盖。重阳节的景致依旧如昔,然而岁月无情,二毛(指秋风)已悄然侵袭,令人感到阵阵寒意。醉意浓浓之时,归途的山下,听见了寒冷的杵声。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传统节日,常有登高的习俗。
  • 相提度远岑:指与友人一同游玩,遥望远山。
  • 断桥:指山中一座险峻的桥,带有雨水的气息。
  • 二毛:指秋风或秋天的寒意,形容天气转凉。
  • 寒砧:指寒冷的杵声,象征着夕阳西下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以悟,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正逢时节变换,体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丽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首联“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开篇即点明了登高的动机,营造出一种与友共游的愉悦氛围。接下来的“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则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山中雨雾景象的苍凉与深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不仅让人感受到归途的孤寂与凉意,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迁。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与友人一同登高游玩,目光遥望远山,表达了愉悦的心情。
  2.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描绘了雨中高耸的断桥与被云雾笼罩的古洞,意象生动,富有层次感。
  3.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重阳节的气氛依旧,但秋风的凉意已悄然来袭,体现了时光的无情。
  4.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归途之时,夕阳西下,听见山下的杵声,暗示着归家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二毛”指代秋风,形象地传达了季节变化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情感,形成了诗的核心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登高游玩,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又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与坚定,表达诗人追求理想的心态。
  • :象征着洗涤与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
  • 杵声:代表着归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的“二毛”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秋风
    • C. 山水
    • D. 夕阳
  3. 诗人所描绘的“断桥”带有什么样的气氛?

    • A. 安静
    • B. 陡峭、凶险
    • C. 欢快
    • D. 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杂诗》与王以悟的此诗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而王以悟则在自然景象中夹杂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以悟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隋柳 采莲 送幻群法师 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 早秋过郭涯书堂(一作郭劲书斋)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送僧还南岳 宿开元寺楼 送朱庆馀(一作广陵道逢方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混开头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蒙开头的成语 兵营 玉石同碎 不易一字 愿安 姝惠 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黄金铸象 幺字旁的字 诗酒朋侪 良朋 着书立说 正祭 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