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0:49
雪霁晓登金山
作者:杨万里 〔宋代〕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狱狱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蔕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锺闻九州。
诗人蹈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
不为浮玉饮玉舟,大江端的替人羞,
金山端的替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雪霁清晨的游览体验。焦山东和金山西,金山高耸,直入云霄,宛如南斗星的高峰。大自然的水流从三江五湖汇聚而成,如同一条大江流淌。水流从九天倾泻而下,直入九地的深处,遇到障碍时便会被摧毁,碰到岩石也会粉碎。天地间的气力在这条江上汇聚,波涛汹涌,谁能抵挡?金山的力量何其强大,独立在江中央。无论是细尘还是小石,都不随海风或海潮而动。四周没有根基,漂浮在空中,似乎从江心跃出。金宫银阙高耸入云,鼓声钟声传遍九州。诗人踏雪而来,享受着清晨的游玩,天风轻拂,仿佛登上了琼楼。并不为浮华的美酒和船只而陶醉,大江端的让人感到羞愧,金山端则令人感到忧愁。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涧田,南宋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表现了诗人对金山的赞美及个人情感的寄托。金山作为著名的山水胜地,承载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在雪后清晨的游览中,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
《雪霁晓登金山》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把金山的雄伟景色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开篇即用“焦山东,金山西”概括了地理位置,接着便引出金山的壮丽与气势,描绘出“金山排霄南斗齐”的宏伟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中对水流的描写,展现了天地间的力量与自然的壮观:“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将水的流动与江河的形态巧妙结合,寓意深远。尤其是“遇狱狱立摧,逢石石立碎”一句,生动地体现了水流的力量和不可阻挡的气势。
在描绘金山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强调金山的独特地位和力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自然的宏伟景象交织在一起的美妙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的赞美,体现了自然的宏伟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宁静、超然的精神境界。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物质的淡泊。
诗中提到的“金山”位于哪个省份?
“遇狱狱立摧,逢石石立碎”中的“狱”指代什么?
诗人对金山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