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0:11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将炫外以惑愚瞽也?
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
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
而托于柑以讽耶?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0:11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在杭州,有一个卖水果的人,善于储藏柑橘,经历寒暑也不变质。拿出来时,色泽鲜艳,像玉一样的质地,金色的光泽。放在市场上,售价十倍,人们争着购买。我买到一个,剖开后,像有烟雾扑鼻而来,里面却干得像败絮。我感到奇怪,问他:“你卖给人的是用来奉献祭祀的实物吗?还是用外表来欺骗愚笨的人呢?这是何等的欺骗啊!”卖柑者笑着说:“我这一行做了很多年,靠这个养活自己。我卖出去,别人买走,没人说什么,难道独独我不够资格吗?世上欺骗的人不在少数,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你想得太简单了。如今那些佩戴虎符坐在高位的人,真能传授孙吴的战略吗?那些戴着高冠、拖着长绅的人,真能建立伊尹的伟业吗?盗贼横行却不知抵抗,百姓困苦却不知救助,官吏贪腐却不知制止,法律腐败却不知治理,坐在高堂之上,骑着大马,醉酒享受美食的人,谁不让人畏惧,谁不让人敬仰呢?又有哪个地方不外表光鲜,内里败坏呢?而你却不去察觉这些事,却来批评我的柑橘!我无言以对,默默退去,思索他的言辞,似乎是对社会的讽刺,难道他是愤世嫉俗,借柑橘来讽刺世态吗?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明代初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和散文著称,作品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卖柑者言》是在明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个卖柑者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欺骗现象和人们对表象的盲目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真实的追求。
《卖柑者言》是一首以卖柑者的口吻反映社会现象的诗作。刘基通过一个简单的卖柑者,揭示了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卖柑者的柑橘外表光鲜,但内里却干枯,象征着社会上许多事物的虚假与表面。诗中通过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描述,讽刺了那些看似高贵却内里空虚的人和事,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深切忧虑。
刘基用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语言,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思考深刻的社会问题。卖柑者的反问不仅仅是对自身职业的辩解,更是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欺骗行为的控诉。诗的最后,卖柑者似乎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表达了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虽然以卖柑者的言辞为主线,但却在无形中引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的敏感洞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强调表象与实质的对立,以及人们对虚假事物的盲目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卖柑者所卖的柑橘有什么特点?
刘基通过卖柑者的故事想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