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眼儿媚·秋思》

时间: 2025-05-02 05:56:09

诗句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09

原文展示

眼儿媚·秋思
作者: 刘基 〔明代〕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小楼西边芳草萋萋,天空中云朵低垂,伴随着低沉的雁鸣。远处有两行稀疏的柳树,夕阳的余晖洒下,点点乌鸦在树上栖息。春天的青山和秋天的重绿相映成趣,人在武陵溪畔,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明亮的月光是无情的,而归乡的梦又是多么情深意切,最后都汇聚到幽静的闺房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芳草:指有香气的草,象征生机和美好。
  • 云压:形容云层低沉,给人压抑之感。
  • 疏柳:稀疏的柳树,给人一种淡淡的秋意。
  • 残照:夕阳的余光,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万点鸦栖:成群的乌鸦栖息,增添了秋天的萧索感。

典故解析

  • 武陵溪: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隐逸和归隐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伯温,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以其文才和智谋著称,曾参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建立大明王朝。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怀。

创作背景

《眼儿媚·秋思》是刘基在秋天创作的词,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感受到时光流逝、人生离别之际,抒发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眼儿媚·秋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秋天的静美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开篇以“萋萋芳草小楼西”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描绘了低沉的云和雁鸣,与疏柳和残照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充满秋意的画面。这种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力,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中间几句“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则通过春秋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武陵溪的引用,更是深化了归隐与思乡的主题。最后的“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则以月亮和梦境的对比,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明亮的月光没有情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而归乡的梦则充满了温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丽,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刘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萋萋芳草小楼西: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小楼西边芳草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云压雁声低:低垂的云层和远处的雁鸣,增添了秋天的萧索感。
  3.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稀疏的柳树和夕阳的余晖,乌鸦的栖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
  4. 春山碧树秋重绿:春夏的青山与秋天重绿的对比,反映出时光的变迁。
  5. 人在武陵溪:引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
  6.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明月冷清无情,归乡的梦却充满情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无情,强调情感的对比。
  • 对仗:如“有情归梦”与“无情明月”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意。
  • 意象:运用“芳草”“雁声”“柳树”等意象,丰富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机与美好,寄托了对故乡的眷恋。
  • 乌鸦:常代表孤独与凄凉,增强了秋天的萧索感。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困境。
  • 武陵溪:象征隐逸与归隐的理想,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萋萋芳草”指的是: A. 低矮的花草
    B. 茂盛的草木
    C. 枯黄的杂草
    D. 细小的野花

  2. “无情明月”的含义是: A. 明月照耀
    B. 月亮冷清无情
    C. 月亮温柔
    D. 月亮明亮

  3.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 A. 远方的家乡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C. 美丽的风景
    D. 多情的梦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秋夕》:杜甫描写秋天的景象与思乡之情的诗作。

诗词对比

  • 刘基与李白:两位诗人虽风格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与刘基的“无情明月”均承载了孤独的情感,却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刘基生平与作品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刘基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饮韩三家醉後始知夜雨 题莲华寺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残句:日颗曝乾红玉软 晓出祥符趋府 题净因壁二首 南乡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 次韵孙子实寄少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吞活剥 轻靡 岩漠 剜心裂胆 正正经经 撒村发野 爿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怀铅吮墨 沴瘥 外视 三撇旁的字 雪气 付开头的成语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