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6:40
制阃今染栋,霜台昔范模。
近书先问汝,远念早宽吾。
众论宜迁木,官常合守株。
房陵有佳处,稳稳问征涂。
如今的门框已经被染上颜色,
曾经的霜台是古代的模范。
最近的书信先问候你,
遥远的思念则早早放宽对我的牵挂。
众人讨论是否应该迁移树木,
官员们常常应该守住自己的岗位。
房陵是个美好的地方,
稳稳地询问前方的道路。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彼此未来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友谊及官场的独特见解。开篇两句通过对门框与霜台的描绘,构建出一个既现实又富有诗意的场景,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友人的关心与问候,表现出一种深情的思念之情。
在“众论宜迁木”一句中,诗人不仅提到了对环境的改变,还暗示了对官场事务的关注,表现了对社会动态的敏感与思考。而最后两句则回归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房陵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栖息地,象征着安稳与宁静。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工整的五言律诗,音韵和谐,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使得这首诗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生活、友情与社会的思考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变迁中对自我和他人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众论宜迁木”中的“迁木”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