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47
淡中着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笔篱边。
这首诗的意思是:淡雅的色彩中透出些许狂放的气息,心灵与梅花的踪迹却截然不同。难道我能摆脱世俗的桎梏?难道就没有那种只求出众的人吗?辨别桃花和杏花,谁又显得笨拙呢?在雪中傲然挺立,欺凌霜寒,依然显得娇艳动人。只怕春天的东风无法召唤到我,但我依然在篱笆边修整自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诗人借梅花的特质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反叛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开篇“淡中着色似狂颠”,将梅花的气质与作者的心境巧妙结合,展示了淡雅中又不失热烈的情感。接着,诗人以“夺我焉支宁免俗”表达了对于世俗的批判,反映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诗中“辨桃认杏”则展现了对美的认知能力,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最后一句“只恐东君招不得”,充满了对未来的不安,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坚信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这种对梅花的赞美不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不懈努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的反叛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孤独而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诗中“东君”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膏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陆游更侧重于表达对梅花的喜爱,而毛滂则通过梅花传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更加具有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