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歌十二首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2 01:35:53

诗句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5:53

原文展示: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白话文翻译:

你就像水中的石头,波浪来时也会被冲击得颠簸。快乐就像路上的尘土,左右随风飘动。

注释:

  1. :你,这里指代爱人或心中所念的人。
  2. 水中石:比喻坚硬不动的存在,暗含对感情的坚定。
  3. 波至:波浪到来。
  4. 累累:形容被波浪冲击而纷纷颠倒的样子。
  5. :快乐、欢愉。
  6. 陌上尘:指路上的灰尘,形容轻盈而随意的状态。
  7. 左右从风吹:随风摆动,形容无拘无束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于慎行(约1580—1645),字维翰,号澄江,明代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文才出众,尤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表现对自然及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末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引,表达对爱人与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在动荡中仍渴望安定与快乐的心境。

诗歌鉴赏:

《子夜歌十二首 其十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爱情中坚韧与柔软并存的特质。诗的开头用“侬如水中石”来比喻爱人,既表现出对其深厚情感的坚定,也暗含了对所爱的人的一种依赖和期盼。尽管外界的波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会对感情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削弱彼此的感情,反而让这种情感更加坚韧。

而后半部分的“欢如陌上尘”,将快乐的状态比作路上的尘土,轻盈、自由且随风而动,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展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在坚硬与柔软之间,诗人寻求一种平衡,反映了他内心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体现了明代诗人对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敏感反应。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侬如水中石:表达对爱人的坚定感情,水中的石头象征着不易动摇的情感。
    • 波至亦累累:暗示外部环境的冲击,尽管有波浪来袭,爱仍然坚守。
    • 欢如陌上尘:快乐是一种轻盈而随意的状态,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的自然状态。
    • 左右从风吹:显示出追求自由和无拘束的向往,象征着对爱情的轻松态度。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人与快乐分别比作水中石与陌上尘,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爱情的坚定与生活的轻盈,表达了在动荡的生活中对爱的渴望与对快乐的追寻。

意象分析:

  • 水中石:象征稳固和坚持的爱情。
  • 波浪:象征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挑战。
  • 尘土:象征轻松和随意的生活态度。
  • :象征着自由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侬如水中石”中的“侬”指代什么?

    • A. 自己
    • B. 爱人
    • C. 朋友
  2. “欢如陌上尘”中的“陌上”是指什么?

    • A. 河边
    • B. 路上
    • C. 山上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坚定与快乐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于慎行的《子夜歌》与李白《将进酒》,前者强调情感的坚韧与生活的轻盈,后者则更关注对生活的豪放与畅快,两者在情感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查询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其三 赠浮屠道本二首 酬周少隐赠行之什 春残次韵张叔元 次韵鲁如晦七夕 次韵周运判彦约芍药 和石守道喜雨 和魏定父被檄还无为 对雪和子厚弟四首 其四 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緑毛仙 小字头的字 包含箭的词语有哪些 扑地掀天 兢兢翼翼 乱世英雄 釒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停刑 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荫补 癶字旁的字 进善黜恶 忙忙乱乱 魂飞胆裂 图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