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2:14
君畴仰晦茂 功蒙仲和余差须韵二诗再答二首
衡与修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
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
这首诗讲述了两位名士,各自捋着虎须,努力不分公私、不论名利。有人讥讽山寺的诗作是谤言,实际上却是在指点江山,言辞似乎谄媚。毛发污垢的人要来清洗你,难道你不想洗净自己吗?劝你剪去那些闲杂的枝叶,佩服高高的柴火一字愚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芝,号天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学者。他生于福建,后在南宋时期任职,曾深入研究儒学,学识渊博,尤以诗词成就卓著。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首诗是在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对名士的尊重与对谣言的反思,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这首诗结构严谨,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理想品德的追求。开篇提到的“衡与修”,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也暗示了诗人对名士精神的向往。接下来的“讥弹山寺诗为谤”则反映了社会中言论的纷争,诗人试图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清醒和独立的思考。
诗中涉及的虎须意象,既可以视为对权势的象征,也可理解为对传统的挑战。诗人的态度是在批判与反思中孕育出一种独立的自我认知,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体意识。最后的劝告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价值观:要保持纯粹,去掉杂念,专注于真正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当时社会名士的理想追求与对谣言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纯洁人格的向往和对世俗世态的深刻反省。
“衡与修皆捋虎须”中的“虎须”象征什么?
“劝君刊落闲枝叶”中“闲枝叶”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山寺诗”是被怎样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