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时间: 2025-05-02 12:27:03

诗句

微雨初收月映云。

巢栖燕子欲黄昏。

花片不飞风力困。

春色尽。

蜡梅枝上樱□嫩。

谁撼金环锁洞深。

薰余乍厌锦衾温。

消灭玉肌谁与问。

朱明近。

日长无事添闲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7:03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微雨初收月映云,
巢栖燕子欲黄昏。
花片不飞风力困,
春色尽。
蜡梅枝上樱嫩。
谁撼金环锁洞深?
薰余乍厌锦衾温,
消灭玉肌谁与问?
朱明近,
日长无事添闲闷。


白话文翻译:

微雨刚停,月光映照着云彩,巢里的燕子在黄昏时分即将归巢。花瓣不再飞舞,风的力量使它们困住,春色已然消逝。蜡梅的枝头上樱花正娇嫩。谁能动摇那深锁洞中的金环?余香扑鼻却又忽然厌倦了锦被的温暖,消逝的玉肌又有谁来问候?朱明的光辉渐近,漫长的日子里无所事事,增添了几分闲闷。


注释:

字词注释:

  • 微雨:指细小的雨。
  • 巢栖:在巢中栖息。
  • 花片:花瓣。
  • 蜡梅:一种梅花,花色金黄,香气浓郁。
  • 金环:可能指锁住洞穴的金属环。
  • 锦衾:用锦缎做的被子。
  • 朱明:指天色将明。

典故解析: “金环锁洞深”可能暗指某种隐秘或珍贵的东西被锁住,象征着一种无法触及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约960年-1030年),字仲明,号穷庐,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细腻,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春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内心闲闷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雨后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微雨初收月映云”,以细雨和明月映衬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意境,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紧接着,燕子归巢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随着“春色尽”的感叹,诗人似乎在感慨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令人倍感惋惜。

蜡梅与樱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给人以美的享受。“谁撼金环锁洞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且幽深的气息,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情感与思索。而后“薰余乍厌锦衾温,消灭玉肌谁与问”,流露出一种对温暖生活的厌倦,体现出人们在安逸中逐渐产生的空虚感。这种情感在“日长无事添闲闷”中达到高潮,诗人以生活的琐碎与无聊,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境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雨初收月映云:描绘了雨后月光洒在云彩上的美丽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巢栖燕子欲黄昏:燕子归巢,暗示着日暮时分,展示了一种归属感。

  3. 花片不飞风力困:花瓣静止不动,显示出春天的短暂和风的无力。

  4. 春色尽:感叹春天的结束,带有一丝惋惜。

  5. 蜡梅枝上樱嫩:蜡梅与樱花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

  6. 谁撼金环锁洞深:隐喻难以触及的美好,暗示内心的渴望。

  7. 薰余乍厌锦衾温:描绘出对温暖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内心的孤寂。

  8. 消灭玉肌谁与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9. 朱明近:预示着新的开始,然而却是无所事事的闲闷。

  10. 日长无事添闲闷:表达了生活的无聊与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感受。
  • 拟人:燕子归巢赋予了生命,增添了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生活琐碎的厌倦及内心孤独的感受,反映了人们在安逸生活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雨:象征柔和、细腻的情感。
  • :代表宁静、思考的时刻。
  • 燕子:象征归属与温暖的家。
  • 蜡梅:象征坚韧与希望。
  • 金环:象征珍贵与不可触及的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雨初收”指的是: A. 大雨倾盆
    B. 雨刚停
    C. 雨未下

  2. 诗中“日长无事添闲闷”说明了: A. 生活充满乐趣
    B. 时间过得很快
    C. 日子无聊,内心空虚

  3. “蜡梅枝上樱嫩”中“蜡梅”最可能象征: A. 冬天
    B. 生命的坚持
    C. 失落的春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反映战乱对生活的影响。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爱情的思考,与杜安世的内心感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安世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山中苦寒歌 咏水仙二首 其二 咏水仙二首 其一 秋日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中秋夜 花月吟 薄暮独坐 咏兰草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廨田 生死相依 行字旁的字 计量 睛结尾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久结尾的成语 北辕适楚 渰渰 瀋落 长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曲为之防 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闻不如眼见 万众 一笔抹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