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7:03
渔家傲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微雨初收月映云,
巢栖燕子欲黄昏。
花片不飞风力困,
春色尽。
蜡梅枝上樱嫩。
谁撼金环锁洞深?
薰余乍厌锦衾温,
消灭玉肌谁与问?
朱明近,
日长无事添闲闷。
微雨刚停,月光映照着云彩,巢里的燕子在黄昏时分即将归巢。花瓣不再飞舞,风的力量使它们困住,春色已然消逝。蜡梅的枝头上樱花正娇嫩。谁能动摇那深锁洞中的金环?余香扑鼻却又忽然厌倦了锦被的温暖,消逝的玉肌又有谁来问候?朱明的光辉渐近,漫长的日子里无所事事,增添了几分闲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金环锁洞深”可能暗指某种隐秘或珍贵的东西被锁住,象征着一种无法触及的美好。
作者介绍: 杜安世(约960年-1030年),字仲明,号穷庐,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细腻,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春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内心闲闷的感慨。
《渔家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雨后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微雨初收月映云”,以细雨和明月映衬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意境,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紧接着,燕子归巢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随着“春色尽”的感叹,诗人似乎在感慨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令人倍感惋惜。
蜡梅与樱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给人以美的享受。“谁撼金环锁洞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且幽深的气息,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情感与思索。而后“薰余乍厌锦衾温,消灭玉肌谁与问”,流露出一种对温暖生活的厌倦,体现出人们在安逸中逐渐产生的空虚感。这种情感在“日长无事添闲闷”中达到高潮,诗人以生活的琐碎与无聊,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境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微雨初收月映云:描绘了雨后月光洒在云彩上的美丽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巢栖燕子欲黄昏:燕子归巢,暗示着日暮时分,展示了一种归属感。
花片不飞风力困:花瓣静止不动,显示出春天的短暂和风的无力。
春色尽:感叹春天的结束,带有一丝惋惜。
蜡梅枝上樱嫩:蜡梅与樱花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
谁撼金环锁洞深:隐喻难以触及的美好,暗示内心的渴望。
薰余乍厌锦衾温:描绘出对温暖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内心的孤寂。
消灭玉肌谁与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朱明近:预示着新的开始,然而却是无所事事的闲闷。
日长无事添闲闷:表达了生活的无聊与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生活琐碎的厌倦及内心孤独的感受,反映了人们在安逸生活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微雨初收”指的是:
A. 大雨倾盆
B. 雨刚停
C. 雨未下
诗中“日长无事添闲闷”说明了:
A. 生活充满乐趣
B. 时间过得很快
C. 日子无聊,内心空虚
“蜡梅枝上樱嫩”中“蜡梅”最可能象征:
A. 冬天
B. 生命的坚持
C. 失落的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