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5:00
凤栖梧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闲上江楼初雨过。
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
莲脸佳人颜未破。
沙洲两两鸳鸯卧。
时有渔歌相应和。
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
一片凄凉无计那。
离愁还有些些个。
在闲暇时我登上江楼,刚刚经历了一场细雨。
衣袖间满是清风,轻轻散去,谁能知道我此刻的心情呢?
那位如莲花般的美人,她的容颜尚未完全展露。
沙洲上,一对对鸳鸯静卧着。
时而有渔歌声响起,彼此应和着。
山峦叠嶂,犹如黛色般的千朵花朵,横亘在眼前。
一片凄凉,我无计可施。
离愁依然萦绕在心头,难以散去。
作者介绍:杜安世,字子华,号云溪,晚号东篱,宋代诗人,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生活在南宋,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后初晴的午后,描绘了诗人在江楼上感受到的清新空气与离愁别绪,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凤栖梧》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为特点,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又孤独的心境。诗的开篇便以“闲上江楼初雨过”引入,带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通过“满袖清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微妙的内心感受,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莲脸佳人颜未破”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柔情与期待。沙洲上鸳鸯的意象,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但诗人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落寞的凄凉。
“时有渔歌相应和”一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生动感,渔歌的声音与自然的景色相得益彰,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生动。诗的最后两句则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尽管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心中却依然充满了离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与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之美与内心孤独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愁的无奈,传达了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测试:
《凤栖梧》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莲脸佳人”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凤栖梧》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描写爱情与自然的不同风格与手法。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杜安世则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上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