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7-27 19:21:11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21:11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落的明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1. 床前:床的前面。
  2. 明月:明亮的月亮。
  3. 疑:怀疑,以为。
  4. 霜:指霜冻,通常在寒冷的夜晚形成。
  5. 举头:抬起头。
  6. 低头:低下头。
  7. 思:思念,怀念。
  8. 故乡:出生或长大的地方。

典故解析:
“明月”作为诗歌中的意象,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常被视为团圆和思念的象征。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深受人们喜爱,因其简单而直白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千古传唱的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高超的文学才华,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旅途中的某个静谧夜晚。此时,他或许正独自在外,见到明亮的月光,触动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简洁而情感真挚,反映了人们在孤独时的思乡心理。

诗歌鉴赏:
《静夜思》以极简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绘,引入了诗的主题——思乡。诗的前两句通过视觉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而“疑是地上霜”的意象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此时,诗人举头望月,内心涌动着对故乡的思念。低头思考,诗人似乎在回忆故乡的一切,思乡之情悄然升起。全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李白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也让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场景,给人以宁静与美好的感觉。
  2. 疑是地上霜:诗人因月光的明亮而产生了错觉,想象地面上可能是霜,这种错觉反映了深夜的静谧与冷清。
  3. 举头望明月:诗人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欣赏。
  4. 低头思故乡:抬头的瞬间却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形成鲜明的情感对比,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明月”和“霜”的对比,增强了对思乡情感的表达。明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而霜则象征着冷清与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通过月光的形象,将孤独与思念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人们在寂静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明月:象征着美好和团圆,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2. 床前:代表着个人的空间,强调了孤独感。
  3. 霜: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4. 故乡:是诗人情感的归宿,代表着温暖和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床前明月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烛光
  2. 诗人低头思考的对象是什么?
    A. 朋友 B. 故乡 C. 自己 D. 未来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忧伤 C. 惊讶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张继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其情感更为复杂,涉及兄弟间的思念与关切。李白的《静夜思》则更为简洁,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的表达方式与细腻程度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白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自感二首 寄酬发运许主客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除夜雪 送朱司封知登州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桃花源诗 送司马学士君实通判郓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魂惊胆落 虚誉欺人 排演 见字旁的字 洞悉无遗 双人旁的字 衰薄 包含垒的词语有哪些 摆尾摇头 反贪 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熔融 包含耿的词语有哪些 称身裁衣 米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下焦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