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2:03
调元台极贵,颁宴帝恩馀。
昔副名山录,今裁史观书。
天心忧作者,国论属谁欤。
寂寞怀铅客,容瞻相府车。
这首诗描绘了大典的场景,调元台极为尊贵,皇帝的恩赐在宴会上得以体现。过去副职曾记录名山大川,现在却要筛选史书。天子的心意在忧虑着作者,国家的议论又归属谁呢?内心感到孤独的铅笔客,静静地望着相府的车辇。
林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思,风格严谨且富有哲理性。其诗作往往融合了政治与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国家正经历着政治变迁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身处朝廷,感受到历史编纂的责任与重担,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以宴会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权力的深思。开头两句通过对“调元台”的描写,展示了权力的尊贵与宴会的盛大,暗示了皇帝的恩宠与威望。接着,诗人回顾历史的记录与编纂,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但现实却是对历史的筛选和裁剪,反映出对历史的无奈和对国事的忧虑。
“天心忧作者,国论属谁欤”一联,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对历史编纂者责任的思考。诗的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作为铅笔客的他,虽身处权力中心,但内心却感到寂寞与无奈,最终只能远观权力的象征——相府的车辇。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围绕历史编纂与个人情感展开,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真相的追求。通过对权力与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文人面对社会责任时的内心挣扎。
诗中提到的“调元台”象征什么?
“天心忧作者,国论属谁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铅客”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