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9:19
《秋寄李频使君二首》
作者:贯休
为郎须塞诏,
当路亦驱驱。
贵不因人得,
清还似句无。
烧烟连野白,
山药拶阶枯。
想得征黄诏,
如今已在途。
务简趣难陪,
清吟共绿苔。
叶和秋蚁落,
僧带野香来。
留客朝尝酒,
忧民夜画灰。
终期冒风雪,
江上见宗雷。
为你出使需经过塞外,
在路上也随时赶路。
名贵的地位不是依靠他人获得,
清静的生活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袅袅的烟雾延伸到野外的白色,
山上的药草被秋天的枯萎所压迫。
想起你征召的黄诏,
如今已经在路上了。
我只想简单地追求乐趣,
清幽的吟唱伴随着绿苔的生长。
树叶随着秋天的蚂蚁落下,
僧人带着野香来到我这里。
留客饮酒在朝,
夜晚忧虑民生画出灰烬。
最终我希望在风雪中,
在江上见到你宗雷的身影。
贯休,唐代诗人,字惟明,号山翁,晚唐时期的名士,以诗词见长。贯休一生游历广泛,诗风清新脱俗,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这首诗作于秋天,作者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纷扰的反感。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开篇即以“为郎须塞诏”开头,直接指向了对使君的寄托,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纷扰与不易。在描写景色时,诗人以“烧烟连野白”描绘出秋天的宁静与清寒,而“山药拶阶枯”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贵不因人得”与“清还似句无”,在反思名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清淡生活的追求。
在情感的表达上,贯休通过“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一联,展现了他对友人的热情款待与对民生的忧虑,显示出诗人的人文关怀。结尾处“终期冒风雪,江上见宗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重聚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贯休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洞察与情感的细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反思官场的纷扰与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出使需要经过哪个地方?
A. 塞外
B. 江边
C. 山上
D. 城中
“贵不因人得”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名利
B. 友情
C. 自然
D. 生活
诗中“留客朝尝酒”表现了什么?
A. 对友人的热情款待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官场的反感
D. 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