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22
送郑准赴举
贯休 〔唐代〕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
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在两河流域的战火之后,西边的笑声传来,见到我们这一群人。
海面平静,三座山峰显现,天空中有一只鹗翱翔得很高。
我租住在槐树下的小屋里,行走时,雪覆盖了我的袍子。
如果将来能再相见,希望能在海涛边栽种桃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通常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之后,社会局势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郑准赴举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送郑准赴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贯休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开头的“两河兵火后”,直接提及了社会动荡的背景,背景的悲凉与朋友前行的希望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朋友即将进行科举考试的支持与期许。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海静三山出”和“天空一鹗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丽,仿佛预示着郑准未来的光明前途。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生活状态,虽身处寒冷的环境,依然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最后一句“栽桃近海涛”更是将个人愿望与自然环境结合,象征着对友谊与美好未来的寄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河”指的是哪些河流?
a) 黄河和长江
b) 淮河和珠江
c) 仅指黄河
“海静三山出”中的“三山”象征什么?
a) 战争的后果
b) 自然的宁静与安宁
c) 人生的哲理
“栽桃近海涛”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名利
b) 期待重聚和美好未来
c) 寻求安稳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在《送友人》中也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注重豪情与壮志,而贯休的《送郑准赴举》则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更为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