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5:05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这首诗描绘了青蝇的飞舞和停留,警示人们要警惕谗言。青蝇在樊处停留,提醒我们要像君子一样,坚守诚信,不轻信谗言;在棘丛中停留,谗言无所不在,造成四国的混乱;在榛丛中停留,谗言无所不在,甚至影响到我和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君子”概念源自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与诚信。谗言在历史上常常被用作政治斗争的工具,导致误解和冲突。
作者介绍
《青蝇》作者不详,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某位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以情感真挚、内容深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权谋政治盛行,谗言四起,诗人借青蝇之象警示人们要警惕谗言的危害,体现了对诚信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青蝇》以青蝇为象,象征谗言的滋扰,诗中反复提到青蝇的飞舞和停留,表现出谗言如蝇虫般无处不在,令人厌恶。诗歌的节奏感强烈,反复的句式增强了警示的力度,让人深刻体会到谗言对人际关系、国家和谐的破坏。诗中“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一句,强调了君子的德行与智慧,提醒人们在面对谗言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谗言的严重性,影响到个人关系,甚至波及国家,令人警惕。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深刻的社会警示意义。
逐句解析
营营青蝇,止于樊。
描述青蝇飞舞的情景,暗示谗言如蝇虫般缠扰人心。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提醒君子要保持诚信,不轻易相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再次提到青蝇,强调谗言的存在和对社会的破坏。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谗言无所不在,导致国家之间的混乱与争斗。
营营青蝇,止于榛。
再次用青蝇的意象,暗示谗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指出谗言不仅影响国家,也会破坏个人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谗言的警惕,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不受谗言的侵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营营青蝇”中的“青蝇”象征什么?
A. 诚信
B. 谗言
C. 和平
诗中提到的“岂弟君子”意味着什么?
A. 君子应当坚守诚信
B. 君子要善于交际
C. 君子无所畏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青蝇》与屈原的《离骚》均涉及谗言与忠诚的主题,但《离骚》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青蝇》则更具社会警示性。两者都反映出对诚信的重视,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