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42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在那宽广的田野上,每年可以收获十千。我收集那些成熟的谷物,养活我的农人。自古以来都有这样的丰年。如今我来到南方的田地,或耕或种。黍米、稷米生长茂盛,秧苗安静地成长,滋养着我们的年轻士人。用我的丰收祭祀,献上羊,祭祀土地和四方。我田地丰收,这是农夫的喜庆。琴瑟和鸣,击鼓庆祝我们对土地的祖先。祈求甘霖,滋润我们的稷米和黍米,养活我的士人和女子。曾孙也来这里,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享用南方的田地,田间的农夫欢喜不已。左右围绕,品尝庄稼的味道。禾苗在田间生长,最终丰收有余。曾孙不再愤怒,农夫更加勤劳。曾孙的耕作,如同茨草般丰盛,如同梁木般坚固。于是请求丰收的仓库,期盼万箱的粮食。黍米、稷米、稻米、粮食,都是农夫的喜庆。回报以幸福,愿寿命无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小雅·甫田》的作者为佚名,属于《诗经》中的一部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农业社会,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与感恩,表达了对土地、自然的崇敬与祭祀的传统。
《小雅·甫田》是一首描绘农业丰收的诗歌,展现了古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与重视。诗中通过描写田地的宽广、丰收的喜悦,展现了农民艰辛劳作后的成果和对生活的满足感。诗的开头便用“倬彼甫田”引出宽广的田野,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美好。
整首诗的节奏感强,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如“以我齐明,与我牺羊”,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同时,诗中充满了对土地的赞美与敬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中提到的“琴瑟击鼓”,不仅描绘了丰收后的庆祝场景,也隐含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祝福。
在情感基调上,诗充满了喜庆与感恩,表现出农民对自然馈赠的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通过细腻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农业丰收的赞美,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与对土地的感激,同时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诗中用什么乐器来庆祝丰收?
诗中提到的“曾孙”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