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18
如梦令
山似眉峰愁聚,
水送春随人去。
一棹剪江行,
多少绿杨迷路。
何处。何处。
不见桃源前渡。
这首词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山峦如同聚集的愁眉,河水则带走了春天的踪影。独自一人划船在江面上,多少绿杨树木在眼前迷失了方向。究竟何处,究竟何处,连桃花源的渡口也再看不见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叶嘉莹,生于1924年,是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学者,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她的创作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在叶嘉莹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个人生活感悟中写成的,反映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如梦令》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首先,词的开头便以“山似眉峰愁聚”引人入胜,山的轮廓似愁眉,给人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接着“水送春随人去”,水流带走了春天的气息,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词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情,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多少绿杨迷路”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迷失的状态,绿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在迷路中却显得无助与孤独。最后“何处。不见桃源前渡。”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显示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似眉峰愁聚”中的“眉峰”指的是:
A. 山的形状
B. 诗人的情感
C. 水的流向
“水送春随人去”中的“春”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时光的流逝
C. 生命的希望
“何处。不见桃源前渡”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现实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