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1:09
作者: 岳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羽衣来自閤山前,
见说山中老散仙。
出岫无心云傍日,
归巢有意涧鸣泉。
同襟汗漫寻常客,
掉鞅文章四十年。
我亦近为猿鹤侣,
试从香火结前缘。
这首诗的意思是:
羽衣仙子从阁山前飞来,听说山中有位年老而洒脱的散仙。他在云中出岫时无心无意,像是随意飘荡在日光旁;而当他归巢时,却是有心有意,听到涧水和泉水在鸣叫。同道中人互相追寻,像是寻常的客人,经过四十年的文墨生涯,我也渐渐成为猿鹤的伴侣,试着从香火中结下缘分。
作者介绍: 岳珂,字汝君,号梅溪,生活在宋代,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岳珂与道士杨休文的交往中,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寄道士杨休文》是岳珂的一首抒怀之作,诗中以道士的身份为引子,表现了作者对自由、潇洒生活的向往。开篇用“羽衣”描绘道士的超凡脱俗,接着提到“散仙”,则进一步展现出道士的洒脱与自在。诗中“出岫无心云傍日,归巢有意涧鸣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前者象征放浪不羁,后者则表现出对归宿的渴望。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追求自由与归属感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同襟汗漫寻常客”表达了作者与道士的情谊,四十年的文人生活让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最终他选择与猿鹤为伴,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这种对自由与归属感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经历与选择,体现了隐逸的理想。
“羽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仙人的身份
B. 生活的烦恼
C. 追求的理想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散仙”是指什么?
A. 生活在城市的人
B. 不受束缚的仙人
C. 学问渊博的士人
答案: B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B
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及时行乐;而岳珂的《寄道士杨休文》则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这首《寄道士杨休文》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与隐逸的深刻理解,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