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10
六扇碧纱轻茜。袅袅炉烟如线。灭烛又停琴,恰贮月儿深院。相见。相见。松罅替伊方便。
六扇碧色的纱窗轻轻掩映着,袅袅的炉烟如细线般飘荡。蜡烛熄灭了,琴声也暂停,正好将明月藏在这深邃的院落里。我们相见了,相见了。松树的缝隙为她提供了方便。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相见”与古代文人以月相聚的意象呼应,暗示了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情感。
陈衍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较为隐秘,作品多为抒情诗,风格清新雅致,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幽静夜晚与爱人相会的甜蜜情感,背景中可能蕴含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如梦令》以其轻盈的意象和流畅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开头“六扇碧纱轻茜”描绘出一种幽静而柔和的氛围,纱窗透出的光影营造出一种神秘感。接着“袅袅炉烟如线”,炉烟轻轻升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
诗中“灭烛又停琴”二句,意在表达一种静谧的氛围,蜡烛的熄灭和琴声的停止,暗示了夜的深邃和情感的浓烈。最后一句“松罅替伊方便”则将意象引向了更为私密的层面,松树的缝隙为见面提供了隐蔽之处,蕴含着诗人对爱情的珍视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轻柔的节奏,传达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热爱,是清代诗词中一首颇具韵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轻柔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梦幻般的情感。
诗中的“六扇碧纱”指的是什么?
“袅袅炉烟如线”中“如线”是用来比喻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