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42
于中好
作者:杨无咎 〔宋代〕
墙头艳杏花初试,
绕珍丛细挼红蕊。
欲知占尽春明媚,
诮无意看桃李。
持杯准拟花前醉,
早一叶两叶飞坠。
晚来旋旋深无地,
更听得东风起。
墙头的艳丽杏花刚刚盛开,
细细的手指在珍贵的花丛中轻轻拨弄着红色的花蕊。
想知道如何占尽春天的明媚,
嘲讽自己却无意去看桃李。
举杯准备在花前尽情醉酒,
早晨一两片花瓣已飘落。
到了晚上,花瓣旋转着落下,似乎深埋无地。
更能听到东风的吹起声。
此诗中的“桃李”常用来象征春天和青春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写,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桃李花的若有所失。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杏花盛开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于中好》是一首描写春天杏花盛开的诗。诗中展现了生动的春日景象,墙头的艳杏花在阳光下初试繁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蕊的娇美,透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渴望能够尽情享受春天的美丽,却又在无意中对身边的桃李花产生了一丝嘲讽,似乎在表达对其他花卉的淡漠。此时的持杯欲醉,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晨花瓣的飘落和晚上的旋转,仿佛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东风的起吹,似乎带来了一阵春意的清新,也为诗作增添了一层生动的意象。整首诗可以看作是对春天的礼赞,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杏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强调了享受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墙头艳杏花初试”中的“艳杏花”指的是哪种花?
诗人对桃李的态度是?
“更听得东风起”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无咎的《于中好》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而后者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