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38
原文展示: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沈约 〔南北朝〕
道亡数极归永元。悠悠兆庶尽含冤。沈河莫极皆无安。赴海谁授矫龙翰。自樊汉仙波流水清且澜。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旅赫灵断。率兹八百驱十乱。登我圣明去多难。长夜杳冥忽云旦。
白话文翻译:
道德衰败,命运终结,归于永元。无数百姓都含着冤屈。沉入河中,没有尽头,都不得安宁。投身大海,谁能赋予矫健的龙翼。从樊汉到仙波,流水清澈且波澜。拯救这倒悬的困境,拯救苦难。誓师刘旅,显赫的灵断。率领这八百勇士,驱散十乱。登上我们的圣明,摆脱多难。长夜深远,忽然云开见日。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衍、萧统并称“梁代三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梁武帝萧衍所作的鼓吹曲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勇将领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德衰败、百姓含冤、社会动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矫龙翰”、“倒悬”、“涂炭”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通过对英勇将领的赞美,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沈约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勇将领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描绘,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矫龙翰”比喻的是什么? A. 英勇的将领 B. 矫健的龙翼 C. 清澈的水波 D. 长夜深远 答案:A
诗中“倒悬”比喻的是什么? A. 极度困境 B. 清澈的水波 C. 长夜深远 D. 矫健的龙翼 答案:A
诗中“涂炭”比喻的是什么? A. 极度困境 B. 清澈的水波 C. 长夜深远 D. 苦难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