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0:49
原文展示:
石首局,北墉墐。新堞严,东垒峻。共表里,遥相镇。矢未飞,鼓方振。竞衔璧,并舆榇。酒池扰,象廊震。同伐谋,兼善陈。辟应和,扫煨烬。剪庶恶,靡馀胤。
白话文翻译:
石首局,北墙坚固。新筑的城墙严密,东边的堡垒高耸。内外相辅,远近相镇。箭未发射,鼓声正响。争相献璧,一同抬棺。酒池扰乱,象廊震动。共同谋划,兼施善策。开辟应和,扫除残余。剪除众恶,不留后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衍、萧统并称“梁代三才”。他的诗歌风格典雅,善于运用典故,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为梁鼓吹曲十二首之一,反映了当时战争与政治的复杂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频繁,各政权之间争夺激烈。沈约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坚固防御和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战争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石首局,北墉墐”等句,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了坚固的防御,而“矢未飞,鼓方振”则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后文通过“竞衔璧,并舆榇”等句,表达了投降和决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坚固防御和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的向往。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人们的无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石首局”指的是什么? A. 坚固的防御工事 B. 北面的城墙 C. 新筑的城墙 D. 东边的堡垒
诗中“竞衔璧,并舆榇”表达了什么? A. 投降和决心 B. 战争的紧张氛围 C. 混乱和震动 D. 共同谋划
诗中“酒池扰,象廊震”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