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44
题僧松禅(一作题僧院松)
作者: 曹松 〔唐代〕
空山涧畔枯松树,
禅老堂头甲乙身。
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空旷的山涧边,有一棵枯松树;
在禅房的屋顶上,它仿佛在守护着这里。
据说这是很久以前的和尚所种,
在它的根下,应该生长着茯苓这种神奇的药材。
本诗提到的“茯苓”是中国传统中医中的一种药材,常用于养生和药用。诗中借用这一典故,来表现松树与和尚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与修行的相互影响。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自然、禅理,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对佛教的理解与思考,表达了人和自然、修行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禅意场景。诗的开头“空山涧畔枯松树”便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松树是生命的象征,尽管枯萎,却依然矗立,传达出一种顽强的精神,与修行的坚韧不拔相呼应。接着“禅老堂头甲乙身”,将松树与和尚的形象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松树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禅修的见证者与守护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下头应有茯苓神”则引人遐想,暗示着松树下的生机,象征着修行的丰硕成果和灵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修行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自然与人类修行之间的深刻联系,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坚韧、孤独的修行精神,传达出一种哲理思考和生活的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茯苓”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药材
C. 一种草
D. 一种花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松树
B. 山涧
C. 禅房
D. 以上皆是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与修行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