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6:08
王右军
李白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王羲之是个清白真诚的人,他的风度潇洒自如,刚刚从尘世中走出。在山阴,他遇见了一位翩翩的书法家,喜欢这位喜爱鹅的宾客。他用洁白的纸张写下道经,字迹精妙入神。写完后,他把鹅放回去,却从未与主人道别。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兰亭序》被誉为书法的巅峰之作。李白在此诗中提及王羲之,表达了对其人品与才华的敬仰。同时,鹅在诗中象征着雅致与闲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广泛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该诗创作于李白游历之际,李白在山阴游玩时,受到王羲之的影响,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与对人品的赞美,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高雅生活的风尚。
这首诗通过对王羲之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对书法艺术与人生态度的理解。李白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王羲之的形象与个性。在诗中,王羲之被描述为“清真”的人,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而“潇洒出风尘”则彰显了他的洒脱与不拘一格的风范。对山阴的描写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呈现,更是情境的营造,通过“羽客”这一形象,李白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仰慕之情。
诗中提到的“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不仅强调了书法技艺的高超,更隐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敬意。最后一句“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则表现出李白对生活的随性态度,似乎在说,真正的高雅并不需要过多的形式,而是内心的修养与对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王羲之的描写,不仅传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抒发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王羲之的描写,表现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人品的赞美,反映了李白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王羲之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羽客”是指?
诗中“何曾别主人”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