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26
法华小隐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偃盖着地卧,清瑶傍渠走。
散入流觞台,转若珠曲九。
淙淙不知休,还赴石黥口。
湾澴合巨涧,横桥傍蒲柳。
来看暮春馀,众绿浓似酒。
摩挲苏陈刻,愈觉岁月久。
寺僧爱光焰,捧送贵侯有。
至今星散居,各自开户牖。
自弃眠云身,谁缚钓月手。
夕阳令我归,为尔重搔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诗人像盖子一样卧在地上,清丽的瑶池旁流淌着小溪。溪水流入了流觞台,转动得像珠子般曲折。水流淙淙不知停歇,直奔石黥的口岸。湾湾的水汇聚成巨大的涧流,横跨在蒲柳旁的桥上。来吧,看看这暮春的余晖,绿意浓郁得像美酒一样。轻抚着苏陈的刻印,愈加感受到岁月的久远。寺中的僧人喜爱光辉的火焰,捧着光明送走尊贵的客人。至今星辰散居,各自开启窗户。自我抛弃在云端的身影,谁来束缚我钓月的手?夕阳催促我回家,为了你我再度理顺发丝。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周文璞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末夏初的时节写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法华小隐》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偃盖着地卧”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通过这幅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与融入。接着,诗人用“清瑶傍渠走”描绘了清澈的水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景象。
诗中“散入流觞台,转若珠曲九”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水流的轻盈与灵动,仿佛水流也在与诗人对话,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淙淙不知休,还赴石黥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水流的奔放与不羁,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全诗的意象交错,情感真挚,特别是在“夕阳令我归,为尔重搔首”中,诗人表现出对归属与思念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觞台”是什么?
A. 一种饮酒的场所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建筑
“众绿浓似酒”中的“酒”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苦涩
B. 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C. 诗人的悲伤
D. 自然的荒凉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冷漠
B. 亲近
C. 恐惧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