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02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溪涧边的草儿短而翠绿,山上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在这样的夜晚,我的眼睛无法合上,耳边传来屋顶乌鸦的啼叫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乌啼”常常用来表达哀愁与孤独。在古代诗词中,乌鸦的啼叫往往与不幸、孤独的情绪相联系。
作者介绍: 曹邺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某次孤独的夜晚,环境的宁静与声音的对比引发了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波动,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给人以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受。首句“涧草短短青”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一抹清新的气息。而“山月朗朗明”则将夜晚的明亮月光与草木的生机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两句则引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此夜目不掩”表达了诗人因思念或忧愁而失眠的状态,给人一种心绪不宁的感觉。最后一句“屋头乌啼声”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乌鸦的啼叫声不仅增添了夜的孤寂,也暗示了内心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描写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骚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草是怎样的? A. 高高的 B. 短短的
诗人为什么“目不掩”? A. 因为思念 B. 因为快乐
乌鸦的啼叫声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A. 愉快 B.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