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乌夜啼》

时间: 2025-07-28 16:13:24

诗句

夜夜乌来啼未央,明月出户空飞霜。

吹笳征夫不就寝,宫筵列烛声满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13:24

原文展示:

《乌夜啼》
作者:吴百生 〔宋代〕

夜夜乌来啼未央,明月出户空飞霜。
吹笳征夫不就寝,宫筵列烛声满堂。

白话文翻译:

夜里乌鸦啼叫到未央时分,明月照耀着户外,霜气弥漫。
吹笳的征夫无法入睡,宫廷的宴席上烛光摇曳,声响满堂。

注释:

  • : 乌鸦,古代常被用来象征凶兆或不安。
  • 未央: 指夜深时分,未央宫是古代皇宫的一个名称。
  • 明月: 代表明亮的月光,象征清冷和孤独。
  • 飞霜: 形容霜气四溢,表示寒冷的感觉。
  • : 一种乐器,常用作征兵的信号。
  • 征夫: 征召出征的士兵,这里指代征战的士人。
  • 宫筵: 宫廷宴席,指皇宫中的宴会。
  • 列烛: 摆放的蜡烛,表示宴会的热闹与奢华。

典故解析:

“未央”一词在古代常用于形容时间的深夜,具有时间延续的意味。乌鸦在古诗中常被视为不祥的象征,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宫筵则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热闹,形成了夜深人静与热闹场景的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百生,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可能与战乱、征召有关,表现了士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乌夜啼》通过乌鸦的啼鸣、明月的清冷、征夫的无眠以及宫廷的热闹,构建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冲突。诗中,乌鸦的啼叫象征着不安,明月则增添了孤独的气氛,显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同时,征夫的无眠与宫廷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战士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景,乌鸦的啼叫在这样的夜中显得更加刺耳,暗示着生活的不安与动荡。而后两句则转至热闹的宫廷宴会,烛光摇曳,声声乐音,似乎在嘲讽那些在权力中心的欢愉与士人心中的苦闷。这种对比不仅突显出士人对于国家前景的不安,也表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夜乌来啼未央: 表达了夜深时分乌鸦的啼鸣,暗示着不安与孤独。
  2. 明月出户空飞霜: 明月照射,霜气四溢,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3. 吹笳征夫不就寝: 征夫因战事无法入睡,体现出士人的忧虑。
  4. 宫筵列烛声满堂: 宫廷中热闹的宴会声响,反衬出征夫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感。
  • 拟人: 乌鸦的啼鸣被赋予了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蕴含了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示了士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 象征不安与凶兆。
  • 明月: 代表孤独与清冷。
  • 飞霜: 体现寒冷的环境,增添阴郁气氛。
  • 笳声: 代表战斗的召唤,传达征夫的苦闷。
  • 蜡烛: 代表宫廷的奢华与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乌夜啼》作者是:
    A. 李白
    B. 吴百生
    C. 杜甫
    答案:B

  2. 诗中“明月出户”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希望
    答案:B

  3. “宫筵列烛声满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战争的残酷
    C. 乡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通过明月表现思念之情,和《乌夜啼》的背景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吴百生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四首 其四 我侬词 谒于肃愍公墓 仲春廿日发瓜渚同顾使君益卿赴闽粤郭次甫吴 雨后登虎丘宿梅花楼僧房 秋日怀庞学博 赠吴姬薛素素 赠金陵马姬 宿句曲山中酒家 送丁南羽还休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堀强 包含段的词语有哪些 胆战心惊 侍俑 无易 龝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双结尾的成语 凡百一新 西字头的字 爪字旁的字 见风使舵 官腔 長字旁的字 尸禄害政 上官 明月不常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