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14
作者: 李攀龙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大帆曳云还,长樯柱天起。
非是不相留,势已无千里。
大帆在云间摇曳,长桅杆直插天空。
并不是不想留住你,只是已经没有千里之遥。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千里”常用来形容离别的遥远和无奈,传达出一种游子思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诗常以情景交融著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常常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李攀龙的《乌夜啼 其三》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悟。开篇以“大帆曳云还,长樯柱天起”描绘了船只在辽阔天空中航行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通过独特的意象,将船只的远航与心灵的孤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非是不相留,势已无千里”则进一步揭示了离别的无奈和对彼此的深情。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李攀龙用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无尽思念与感伤。整首诗情真意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大帆”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希望
C. 旅游
D. 劳动
“长樯柱天起”中的“长樯”表示什么?
A. 船的高度
B. 离别的痛苦
C. 船的速度
D. 船的颜色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乌夜啼 其三》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