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25
原文展示:
续前题与宋奕岩同赋 其一 莫瞻菉 〔清代〕 唐宋人惊瘴疠天,天荒破又几多年。 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 猎尽鸩媒消毒种,潮逢龙媾采香涎。 韩苏遗迹应还在,摹向端溪砚上镌。
白话文翻译:
唐宋时期的人们对南方的瘴疠之地感到惊讶,这种荒凉的状态又持续了多少年呢?岭南地区虽然偏远,但文化上与中原是相通的,甚至与海外也有贸易往来,载着宝物的船只频繁往来。在这里,人们猎取鸩鸟以消除毒害,潮水与龙相遇时采集珍贵的香料。韩愈和苏轼的遗迹应该还在,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作品摹刻在端溪的砚台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瞻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首诗可能是与友人宋奕岩共同创作,表达了对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奇观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与友人宋奕岩在探讨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时,对唐宋时期文人在此地的活动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产生了共鸣,从而共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唐宋人惊瘴疠天”一句,既表达了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陌生和惊讶,也反映了这片土地长期以来的荒凉状态。而“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则强调了岭南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后两句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如“猎尽鸩媒消毒种”和“潮逢龙媾采香涎”,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最后,作者提到韩愈和苏轼的遗迹,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他们作品的传承意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既表达了对岭南地区长期荒凉状态的感慨,也强调了其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对历史的传承意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唐宋人惊瘴疠天”一句反映了什么? A. 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陌生和惊讶 B. 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喜爱 C. 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忽视 答案:A
“岭南总是同文地”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岭南地区的荒凉 B. 岭南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性 C. 岭南地区的偏远 答案:B
“猎尽鸩媒消毒种”一句描绘了什么? A. 岭南地区的独特风俗 B. 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观 C. 岭南地区的历史遗迹 答案:A
“韩苏遗迹应还在”一句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韩愈和苏轼 B. 唐宋时期的文人 C. 岭南地区的居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