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续前题与宋奕岩同赋 其一》

时间: 2025-05-02 21:41:25

诗句

唐宋人惊瘴疠天,天荒破又几多年。

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

猎尽鸩媒消毒种,潮逢龙媾采香涎。

韩苏遗迹应还在,摹向端溪砚上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25

原文展示:

续前题与宋奕岩同赋 其一 莫瞻菉 〔清代〕 唐宋人惊瘴疠天,天荒破又几多年。 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 猎尽鸩媒消毒种,潮逢龙媾采香涎。 韩苏遗迹应还在,摹向端溪砚上镌。

白话文翻译:

唐宋时期的人们对南方的瘴疠之地感到惊讶,这种荒凉的状态又持续了多少年呢?岭南地区虽然偏远,但文化上与中原是相通的,甚至与海外也有贸易往来,载着宝物的船只频繁往来。在这里,人们猎取鸩鸟以消除毒害,潮水与龙相遇时采集珍贵的香料。韩愈和苏轼的遗迹应该还在,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作品摹刻在端溪的砚台上。

注释:

  • 瘴疠天:指南方多瘴气的地方。
  • 天荒破:形容地方荒凉,长期未被开发。
  •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
  • 同文地:文化上与中原相通的地方。
  • 载宝船:指进行海外贸易的船只,载有珍贵物品。
  • 鸩媒:指鸩鸟,传说中的毒鸟。
  • 消毒种:消除毒害的方法或物品。
  • 潮逢龙媾:潮水与龙相遇,比喻自然界的奇异现象。
  • 采香涎:采集珍贵的香料。
  • 韩苏遗迹:指韩愈和苏轼在岭南的遗迹或作品。
  • 端溪砚:产于广东端溪的名贵砚台。
  • 镌:雕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瞻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首诗可能是与友人宋奕岩共同创作,表达了对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奇观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与友人宋奕岩在探讨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时,对唐宋时期文人在此地的活动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产生了共鸣,从而共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唐宋人惊瘴疠天”一句,既表达了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陌生和惊讶,也反映了这片土地长期以来的荒凉状态。而“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则强调了岭南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后两句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如“猎尽鸩媒消毒种”和“潮逢龙媾采香涎”,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最后,作者提到韩愈和苏轼的遗迹,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他们作品的传承意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唐宋人惊瘴疠天”:唐宋时期的人们对南方的瘴疠之地感到惊讶,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岭南地区的陌生和惊讶。
  2. “天荒破又几多年”:这种荒凉的状态又持续了多少年,表达了岭南地区长期以来的荒凉状态。
  3. “岭南总是同文地”:岭南地区虽然偏远,但文化上与中原是相通的,强调了岭南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性。
  4. “海外兼通载宝船”:与海外也有贸易往来,载着宝物的船只频繁往来,展现了岭南地区对外贸易的繁荣。
  5. “猎尽鸩媒消毒种”:在这里,人们猎取鸩鸟以消除毒害,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风俗。
  6. “潮逢龙媾采香涎”:潮水与龙相遇时采集珍贵的香料,比喻自然界的奇异现象,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奇观。
  7. “韩苏遗迹应还在”:韩愈和苏轼的遗迹应该还在,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
  8. “摹向端溪砚上镌”:将他们的作品摹刻在端溪的砚台上,表达了对他们作品的传承意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潮逢龙媾采香涎”中,将潮水与龙相遇比喻为自然界的奇异现象。
  • 拟人:如“天荒破又几多年”中,将荒凉的状态拟人化,仿佛是一个长期未被开发的地方。
  • 对仗:如“岭南总是同文地,海外兼通载宝船”中,通过对仗强调了岭南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既表达了对岭南地区长期荒凉状态的感慨,也强调了其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对历史的传承意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瘴疠天:指南方多瘴气的地方,象征着荒凉和陌生。
  • 天荒破:形容地方荒凉,长期未被开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象征着偏远但文化相通的地方。
  • 载宝船:指进行海外贸易的船只,象征着繁荣和交流。
  • 鸩媒:指鸩鸟,传说中的毒鸟,象征着消除毒害的方法。
  • 潮逢龙媾:潮水与龙相遇,象征着自然界的奇异现象。
  • 采香涎:采集珍贵的香料,象征着珍贵和独特。
  • 韩苏遗迹:指韩愈和苏轼在岭南的遗迹或作品,象征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尊重。
  • 端溪砚:产于广东端溪的名贵砚台,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唐宋人惊瘴疠天”一句反映了什么? A. 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陌生和惊讶 B. 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喜爱 C. 唐宋时期人们对岭南地区的忽视 答案:A

  2. “岭南总是同文地”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岭南地区的荒凉 B. 岭南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性 C. 岭南地区的偏远 答案:B

  3. “猎尽鸩媒消毒种”一句描绘了什么? A. 岭南地区的独特风俗 B. 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观 C. 岭南地区的历史遗迹 答案:A

  4. “韩苏遗迹应还在”一句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韩愈和苏轼 B. 唐宋时期的文人 C. 岭南地区的居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进学解》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韩愈的《进学解》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可以与这首诗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作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宋诗选》
  • 《岭南文化史》
  • 《端溪砚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程吉老抚干以英石见遗层叠可爱报之以此 寄昆山李宰觅石 剡溪竹纸三首 其二 独步小园四首 其一 途中二首 其二 途中二首 其一 禽声四首 其二 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 其四 凤凰台 病起始浴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蛀齿 胜负兵家常势 斗纸牌 军旅 釆字旁的字 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岁物丰成 歹字旁的字 遒拔 入字旁的字 贝帙 隹字旁的字 火耨刀耕 力字旁的字 谋听计行 抅奇抉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