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2:45
题崇山刘氏园亭
作者: 吴会 〔明代〕
西山三叠郁岧峣,
亭上看山翠欲飘。
杨柳小楼风满席,
芙蓉清沼水平桥。
美人歌处倾金杓,
仙客来时度玉箫。
我忆醉眠花底月,
满衣香露夜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三重山峦层叠,气势磅礴。在亭子上远眺,翠绿的山色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亭前的杨柳和小楼在风中摇曳,令人心醉,满席的清风让人感到舒适。芙蓉花映衬着清澈的水面,桥横跨在宁静的湖泊之上。美人歌声如金杓倾洒,仙客来时更是一曲悠扬的玉箫。让我想起曾经在花下醉卧月光中,满身香气洒落,夜晚静悄悄的。
吴会,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崇山刘氏园亭中,欣赏山水风光,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题崇山刘氏园亭》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西山三叠郁岧峣”便将读者引入壮美的自然景观,层峦叠嶂,显示出山的雄伟与大气。接着“亭上看山翠欲飘”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轻风拂面的惬意之中。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如“杨柳小楼风满席”、“芙蓉清沼水平桥”,展现了亭园周围的宁静与和谐,令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美人歌声和仙客的乐声,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最后两句“我忆醉眠花底月,满衣香露夜萧萧”,则将诗人自身的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诗意。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自得。
“西山三叠”中的“三叠”指的是:
A. 三座山
B. 三层山峰
C. 三种颜色
D. 三种植物
“倾金杓”比喻什么?
A. 美人的舞姿
B. 美人的歌声
C. 美人的笑容
D. 美人的眼泪
诗中提到的“满衣香露”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露珠
B. 花下的月光
C. 夜晚的宁静
D. 美人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