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崇山刘氏园亭》

时间: 2025-04-30 02:22:45

诗句

西山三叠郁岧峣,亭上看山翠欲飘。

杨柳小楼风满席,芙蓉清沼水平桥。

美人歌处倾金杓,仙客来时度玉箫。

我忆醉眠花底月,满衣香露夜萧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2:45

原文展示:

题崇山刘氏园亭
作者: 吴会 〔明代〕
西山三叠郁岧峣,
亭上看山翠欲飘。
杨柳小楼风满席,
芙蓉清沼水平桥。
美人歌处倾金杓,
仙客来时度玉箫。
我忆醉眠花底月,
满衣香露夜萧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三重山峦层叠,气势磅礴。在亭子上远眺,翠绿的山色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亭前的杨柳和小楼在风中摇曳,令人心醉,满席的清风让人感到舒适。芙蓉花映衬着清澈的水面,桥横跨在宁静的湖泊之上。美人歌声如金杓倾洒,仙客来时更是一曲悠扬的玉箫。让我想起曾经在花下醉卧月光中,满身香气洒落,夜晚静悄悄的。


注释:

  1. 西山三叠:指西山的层叠起来的三座山峰,形象地描绘出景色的壮观。
  2. 郁岧峣:形容山高而重叠的样子,郁郁葱葱,气势恢宏。
  3. 翠欲飘:形容山的青翠欲滴,似乎在微风中摇曳。
  4. 杨柳小楼:小楼旁边有杨柳,构成了优美的风景。
  5. 倾金杓:比喻美人的歌声如同金勺倾洒,形容声音动听。
  6. 度玉箫:仙客演奏玉箫,形容音乐优雅动听。
  7. 醉眠花底月:在花下醉卧于月光之中,描绘了一种闲适惬意的生活状态。
  8. 满衣香露夜萧萧:指夜晚沾染了花香和露水,充满了宁静和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会,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崇山刘氏园亭中,欣赏山水风光,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题崇山刘氏园亭》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西山三叠郁岧峣”便将读者引入壮美的自然景观,层峦叠嶂,显示出山的雄伟与大气。接着“亭上看山翠欲飘”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轻风拂面的惬意之中。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如“杨柳小楼风满席”、“芙蓉清沼水平桥”,展现了亭园周围的宁静与和谐,令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美人歌声和仙客的乐声,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最后两句“我忆醉眠花底月,满衣香露夜萧萧”,则将诗人自身的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山三叠郁岧峣:描绘了西山的层次分明,气势磅礴,传达出自然的伟大。
  2. 亭上看山翠欲飘:在亭子上看山,翠绿的山色似乎在微风中摇曳,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3. 杨柳小楼风满席:杨柳依依,小楼旁的微风使人感到惬意,营造出一种温暖的环境。
  4. 芙蓉清沼水平桥:清澈的水面上有芙蓉花和水平的桥,描绘出宁静的水乡美景。
  5. 美人歌处倾金杓:美人的歌声如同金勺倾洒,形容歌声的动听与优美。
  6. 仙客来时度玉箫:当仙客到来时,吹奏的玉箫悠扬动听,增加了诗的仙气。
  7. 我忆醉眠花底月:诗人回忆起在花下醉卧于明月之下的美好时光。
  8. 满衣香露夜萧萧:夜晚的香气和露水沾染着衣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倾金杓”形象地比喻了美人歌声的动听。
  • 拟人:山水似乎在微风中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自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壮观。
  • :代表生机与希望,传达出一种清新感。
  • 杨柳:常象征柔美与温柔的情感。
  • 美人:象征着艺术与生活的美好。
  • :象征着宁静与梦幻,常与思念、回忆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山三叠”中的“三叠”指的是: A. 三座山
    B. 三层山峰
    C. 三种颜色
    D. 三种植物

  2. “倾金杓”比喻什么? A. 美人的舞姿
    B. 美人的歌声
    C. 美人的笑容
    D. 美人的眼泪

  3. 诗中提到的“满衣香露”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露珠
    B. 花下的月光
    C. 夜晚的宁静
    D. 美人的衣服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行》(杜牧):描绘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月光和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题崇山刘氏园亭》《山中送别》(王维):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题崇山刘氏园亭》更注重细腻的场景描写与生活情趣,而《山中送别》则更强调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收录了明代优秀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析。
  • 《山水诗词研究》:探讨山水题材在古代诗词中的表现与意义。

相关查询

独坐绝句二首 湖上晚归 立夏前二日作 初冬有感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连日扶病领客殆不能支枕上怀故山偶成 立春後十二日命驾至郊外戏书触目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村东晚眺 纵笔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熂爈 辰字旁的字 神逝魄夺 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脖的词语有哪些 淹荠燎菜 糹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两厦 摊位 亭塞 包含遮的成语 流芳万古 包含隧的词语有哪些 如法炮制 惊风扯火 秘密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