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04:56
原文展示:
破屋悬寒雨,空窗度晓云。
家贫无外虑,身老厌多闻。
草木随时长,虫鱼自作群。
行吟聊遣兴,不必论功勋。
白话文翻译:
破旧的房屋上挂着寒冷的雨,空荡荡的窗户里透过清晨的云彩。
家中贫穷没有外界的顾虑,年纪渐老厌倦了世俗的喧嚣。
草木随着季节生长,虫鱼自然聚集成群。
我吟唱着诗歌来消遣兴致,不必去论及什么功名利禄。
注释:
- 破屋:指的是破旧的房屋,象征贫困。
- 悬寒雨:寒冷的雨水滴落,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空窗:窗户空荡荡的,暗示孤寂与缺失。
- 晓云:清晨的云彩,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家贫无外虑:家庭贫困,但没有外在的忧虑,反而是一种自在。
- 身老厌多闻:年纪大了,对世事的繁杂感到厌倦。
- 草木随时长:自然界的生长与变化。
- 虫鱼自作群:虫子和鱼类自由地聚集在一起,象征自然的和谐。
- 行吟聊遣兴:吟唱诗歌来消遣情趣。
- 不必论功勋:不需要去讨论功名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惭愧庵,因其作品富有个人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冕晚年,反映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淡泊。他在诗中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保持内心宁静和诗意的追求。
诗歌鉴赏:
《遣兴 其一》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王冕通过描绘自己贫困的居所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他在逆境中所追求的内心宁静。诗的开头“破屋悬寒雨,空窗度晓云”,勾勒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寒冷的雨水和空荡的窗户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然而,随后的“家贫无外虑,身老厌多闻”则体现出诗人的淡然与豁达。尽管生活贫困,王冕却不为外物所困扰,反而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的意象“草木随时长,虫鱼自作群”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仿佛在提醒读者,生命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随时而变。最后一句“行吟聊遣兴,不必论功勋”更是将诗人的态度明确展现,他选择以吟唱诗歌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整首诗在忧愁与宁静之间游走,体现了王冕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亲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破屋悬寒雨:通过“破屋”与“寒雨”的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困境和他所处环境的艰难。
- 空窗度晓云:空窗象征着孤独,而“晓云”则给人一种清晨的宁静感。
- 家贫无外虑:虽然家境贫穷,但内心却没有外在的烦恼,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身老厌多闻:年纪渐长,诗人对世事的繁杂感到厌倦,向往简单的生活。
- 草木随时长:自然的生长与变化,反映了生命的规律。
- 虫鱼自作群:自然界的生物聚集,象征着和谐与自由。
- 行吟聊遣兴:吟唱诗歌是一种内心的宣泄与享受。
- 不必论功勋:强调诗人对外界成功与名利的无所谓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描绘破屋与寒雨,象征生活中的困境。
- 拟人:草木、虫鱼的“随时长”和“自作群”,赋予其生动的生命特征。
- 对仗:如“家贫无外虑,身老厌多闻”,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冕在贫困中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诗人仍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诗意的表达,反映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破屋:象征贫穷与困境。
- 寒雨:代表凄凉与冷清。
- 晓云:象征新的希望与宁静。
- 草木:自然生长的象征,体现生命的活力。
- 虫鱼:自然界的和谐,象征自由与自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破屋”象征什么?
-
诗人选择“行吟聊遣兴”的原因是什么?
-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 A. 渴望名利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 C. 忽视生活
答案:
- B. 贫困
- B. 消遣情趣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冕的《遣兴 其一》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反映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但王冕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而杜甫则更强调对社会现状的悲悯与关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王冕诗歌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