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1:43
不识监州面,闻名似旧知。
空馀商榷恨,竟失合并时。
昔作大苏客,今观小谢诗。
西风丹旐过,一为士林悲。
我并不认识监州的面容,只是听到他的名声似乎是旧友。
心中只剩下对商讨的遗憾,竟然失去了合并的时机。
曾经是大苏的客人,如今看着小谢的诗作。
西风中红色的旗帜飘过,令人感到士林的悲伤。
刘克庄(1187-1269),字大年,号月溪,宋代词人,诗人,官至太常丞。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抒发个人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晚年,正值政治动荡和士人失意的时期,反映出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这首诗以哀伤的语调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失去的友谊的追忆。开篇的“不识监州面,闻名似旧知”直接表露了作者对这位监州官员的陌生感,尽管听说过他的名声,仍然感到相互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空馀商榷恨,竟失合并时”则体现了对未能成功交流的惋惜,表达了对友谊未能进一步发展的无奈。
而“昔作大苏客,今观小谢诗”则是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表示曾经的荣耀与如今的平庸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往昔的怀恋和对现状的不满。最后一句“西风丹旐过,一为士林悲”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西风象征着凋零和悲凉,红旗飘过则暗示着士人理想的破灭,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士人友谊的怀念,表现出在政治动荡中士人心态的复杂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监州”指的是?
“昔作大苏客”中的“大苏”指的是?
诗中“西风丹旐”象征着什么?
答案: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刘克庄的《挽邵武洪倅》更加强调对士人情怀的思考,李白则更多表现出个人的自由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倾向于抒发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后者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个人境遇的反思。
以上内容为对《挽邵武洪倅》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