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19
蝶恋花·偶读湘雨楼词,戏集集中句,得三解
作者: 袁荣法 〔近代〕
飘荡我如杨柳树。直到而今,犹在长干住。
南北东西离别路。送人一样斜阳暮。
三尺碎琴沉断谱。刻意伤春,重续兰成赋。
燕子不来春又去。流莺絮尽缠绵语。
这首词表达了我像杨柳一样漂泊不定,直到现在依旧栖息在长干山。南北东西的离别之路,送走朋友时斜阳夕照的景象。那三尺长的琴弦已然断了谱,特意伤感春天,反复吟唱兰亭的诗篇。燕子不再回来,春天又过去了,流莺的呢喃已尽,充满缠绵之意。
袁荣法,近代诗人,生平较为坎坷,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点,常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情感。
此词创作于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偶然读到湘雨楼的词,触发了对过往友人、离别情景的深刻思考。整个社会环境在近代动荡中,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显得尤为珍贵。
这首《蝶恋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开头的“飘荡我如杨柳树”便揭示了诗人漂泊的生命状态,柳树的柔弱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奈。接着提到的离别,南北东西的道路更是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送人一样斜阳暮”,则将离别的场景具象化,夕阳下的人影愈加模糊,情感愈加沉重。
在提到“三尺碎琴沉断谱”时,诗人不仅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更是对过往友谊的追忆。琴声的断裂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再,但“重续兰成赋”的决心又表现出诗人不愿放弃的情怀。最后“燕子不来春又去”,与前面的自然意象相呼应,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流莺的缠绵语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
整首词在抒发离别愁苦的同时,也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心中无法言说的惆怅与执着。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袁荣法
C. 苏轼
“飘荡我如杨柳树”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A. 坚强
B. 脆弱与漂泊
C. 富贵
诗中提到的“斜阳”主要表示什么?
A. 早晨
B. 离别的伤感
C. 快乐的时光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袁荣法的《蝶恋花》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细腻且沉重,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对爱情的渴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但角度与深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