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梅子初青春已暮》

时间: 2025-05-08 23:14:28

诗句

梅子初青春已暮。

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

小院绣垂帘半举。

衔泥紫燕双飞去。

人在赤阑桥畔住。

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

清梦欲寻犹间阻。

沙窗一夜萧萧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4:28

原文展示:

蝶恋花·梅子初青春已暮
作者: 张震 〔宋代〕

梅子初青春已暮。
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
小院绣垂帘半举。
衔泥紫燕双飞去。
人在赤阑桥畔住。
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
清梦欲寻犹间阻。
沙窗一夜萧萧雨。


白话文翻译:

梅子刚刚成熟,青春却已逝去。
芳草如茵,绿意遍布西池的道路。
小院的绣帘半掀着,
衔泥的紫燕双双飞去。
我独自站在赤阑桥畔,
不懂得如何伤春,难道也不懂得相思吗?
清梦欲寻却总是受阻,
沙窗外一夜的细雨淅淅沥沥。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子:指梅树的果实,象征青春和美好。
  • 芳草连云:芳草如茵,形容草木繁茂。
  • 赤阑桥:一种红色栏杆的桥,表明地点的优雅。
  • 衔泥:燕子用泥土筑巢,象征春天的来临。
  • 相思:思念,尤其是对某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 紫燕:燕子是春夏季节的候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伤春: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震,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蝶恋花》创作于梅子初熟的季节,正值春夏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梅子的成熟象征青春的逝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蝶恋花·梅子初青春已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景象,结合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的开头便以“梅子初青春已暮”引入主题,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紧密结合,表现出时光的无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尤其是“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而“小院绣垂帘半举”则引发了对生活细节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

“人在赤阑桥畔住”一句,诗人自问是否懂得“伤春”,又是否能理解“相思”,展现了他对情感的深刻反思。最后“沙窗一夜萧萧雨”则将诗的情绪推向高潮,细雨如丝,带来无尽的思绪,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的燕子、形象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爱情的渴望,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子初青春已暮:梅子刚成熟,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流逝。
  2. 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草木繁茂,描绘出春天景色的美好。
  3. 小院绣垂帘半举:生活的细节,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
  4. 衔泥紫燕双飞去:燕子衔泥筑巢,象征春天的到来。
  5. 人在赤阑桥畔住:诗人独自在桥边,表达了孤独与思考。
  6. 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对春天与爱情的双重思考,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7. 清梦欲寻犹间阻:梦境的追寻受阻,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8. 沙窗一夜萧萧雨:细雨漫漫,带来无尽的思绪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拟人:燕子的衔泥,生动形象。
  • 对仗:如“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展现对称美。
  • 比喻:梅子与青春的关系,暗示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流逝、爱情思念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子:青春与美好的象征。
  • 芳草:生命的繁荣,春天的象征。
  • 紫燕: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赤阑桥:静谧的生活环境,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梅子与青春的结合,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而燕子则常作为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子”象征什么? A. 秋天
    B. 青春
    C. 冬天
    D. 老年

  2. “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荒凉
    B. 生机盎然
    C. 寒冷
    D. 夜晚

  3. “人在赤阑桥畔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诗,表达相似的情感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青春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张震的《蝶恋花》,皆表现了孤独与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张震则细腻、婉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背诵与理解》

相关查询

题刑部马员外修行里南街新居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 别贾岛 送王澹 酬卢汀谏议 游春十二首 送张宗原 送别友人(一作别友人山居) 杏溪十首。枫林堰 八月十五夜看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大汉族主义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远至迩安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胡马依风 瞬时 十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楚水燕山 安若泰山 日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行令猜拳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不分青白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口字旁的字 豁人耳目 以夷攻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