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18:05
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
在萍洲上,成双的鸳鸯和白鹭嬉戏,几行柔软的柳树在烟雾中轻轻摇曳。悠扬的长笛声在清秋的空气中回荡,碧蓝的天空中弥漫着暮色的愁绪。钩状的月亮悬挂在天边,绮丽的霞光渐渐收敛,浦南的船只轻轻划过水面。那明亮的眼眸在哪里烛火般闪烁,我们在楼上遥相望去,彼此依偎。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襟甫,晚号“米南宫”,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以行书和草书著称,作品风格独特,浑厚而富有个性。米芾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感受与哲理思考。
《阮郎归 海岱楼与客酌别作》创作于米芾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海岱楼的美丽景色下,诗人借助自然意象传达了内心的愁绪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阮郎归》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离别的愁绪。诗的开头“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展现了一幅温馨宁静的水乡图画,鸳鸯和白鹭的嬉戏象征着和谐美好的情感,而“烟柳”则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接着,一声悠扬的长笛声打破了宁静,带来了深深的秋愁,诗人用“碧云生暮愁”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感受。
“钩月挂,绮霞收”,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月亮和霞光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最后一句“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通过描绘明亮的眼眸与彼此相望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惆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蕴含了浓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歌围绕着离别和思念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不舍之情。
诗中描绘的水鸟是:
A. 鹤
B. 鸳鸯
C. 乌鸦
D. 鹦鹉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钢琴
C. 长笛
D. 古筝
“钩月挂,绮霞收”中的“钩月”形容的是:
A. 新月
B. 满月
C. 半月
D. 农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