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虎丘篇》

时间: 2025-07-31 03:33:59

诗句

路出女坟湖,警跸霸王驱。

灵池飞霹雳,枯冢走於菟。

老禅犹点石,仙鬼只疑狐。

祖龙来发閟,银海又飞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33:59

原文展示:

虎丘篇
作者: 杨维桢〔元代〕

路出女坟湖,警跸霸王驱。
灵池飞霹雳,枯冢走於菟。
老禅犹点石,仙鬼只疑狐。
祖龙来发閟,银海又飞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景象。道路通向女坟湖,警卫和霸王像是被驱赶的野兽。灵池中雷电交加,枯萎的坟墓上野兔奔跑。老禅师仍然在点石成金,仙鬼似乎只是在怀疑是一只狐狸。祖龙(指传说中的龙)来此发出光辉,银色的海面上又飞起了野鸭。

注释:

  • 路出:道路延伸至。
  • 女坟湖:指的是一个地方,湖泊的名字,可能与传说或历史人物有关。
  • 警跸:警卫或守卫。
  • 霸王:指的是强者或英雄,可能是指楚霸王项羽。
  • 灵池:灵气充盈的池塘。
  • 霹雳:雷电,象征着强烈的气氛。
  • 枯冢:干枯的坟墓,象征着死亡或遗忘。
  • 於菟:野兔,象征着生机。
  • 老禅:指老禅师,可能隐喻智慧或修行。
  • 仙鬼:神秘的鬼魂,具有超自然的特征。
  • 祖龙:传说中的龙,象征着力量和荣耀。
  • 发閟:发出光辉。
  • 银海:象征着宁静或宽广的水面。
  • 飞凫:飞翔的野鸭,象征自由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生于公元1296年,卒于1370年。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个人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秘的意象,表达对生命、死亡和宇宙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重视。

诗歌鉴赏:

《虎丘篇》通过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虎丘的神秘与壮丽。诗的开头以“路出女坟湖”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地理的实际存在。接着,诗人描绘了灵池的雷霆和枯冢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历史的无常。

“老禅犹点石”一句,突出了老禅师的智慧与超然,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在死亡与衰败的环境中,生活的力量和希望依然存在。而“仙鬼只疑狐”则引发了人们对神秘与真实的思考,仿佛在探讨生命的真实意义。

最后两句“祖龙来发閟,银海又飞凫”则是将自然与传说结合,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哲思与情感,让人反思生命的意义及其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出女坟湖:诗人描绘了一条通向女坟湖的路,暗示着一段旅程的开始。
  2. 警跸霸王驱:提到霸王,可能暗指历史上的英雄,形成一种威严的气氛。
  3. 灵池飞霹雳:灵池中的雷声象征着自然的威力与神秘。
  4. 枯冢走於菟:枯萎的坟墓上,野兔奔跑,形成对比,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交替。
  5. 老禅犹点石:老禅师的智慧与能力,象征着超越生命的力量。
  6. 仙鬼只疑狐:神秘的鬼魂让人怀疑其真实性,探讨了生死之间的界限。
  7. 祖龙来发閟:祖龙象征着力量的出现,给人以希望。
  8. 银海又飞凫:飞鸭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新的生命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禅犹点石”,比喻智慧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祖龙”和“飞凫”,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探讨了生命、死亡与超越的主题,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坟湖:象征着历史与记忆的交汇。
  • 灵池:代表着神秘与自然力量。
  • 枯冢:死亡与遗忘的象征。
  • 老禅:智慧与超然的象征。
  • 祖龙:力量与荣耀的象征。
  • 银海:宁静与广阔的象征。
  • 飞凫:自由与生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禅”是指哪种角色?

    • A. 战士
    • B. 修行者
    • C. 统治者
    • D. 商人
  2. “灵池飞霹雳”中的“霹雳”象征着什么?

    • A. 温柔
    • B. 威严
    • C. 暴力
    • D. 和平
  3. 诗中“银海又飞凫”暗示的情感是?

    • A. 绝望
    • B. 希望
    • C. 痛苦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杨维桢的《虎丘篇》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的结合,而王之涣则侧重于表达个人壮志和对未来的期望。两首诗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但风格与主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元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寿具舍使母夫人) 眼儿媚 水龙吟(赋芍药) 木兰花慢(赋雪) 菩萨蛮 太常引(趋省闻桂偶成) 贺新郎(送曹西士宰建昌) 贺新郎(姑苏台观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手 节齿咬牙 自字旁的字 离弦走板 包含绊的词语有哪些 不偢不倸 镌心 积谷防饥 包含月的词语有哪些 死结 女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千条万缕 寡婶 雨字头的字 别产 宝盖头的字 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