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06
沙窝道中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
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
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
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音来。
这首诗描绘了十里沙窝的道路,夕阳下的晴空渐渐敞开。诗人轻轻掀起衣裳,越过九次水流,停下马来观赏梅花。年末时节,松竹茂盛,山中寒冷,虎豹哀鸣。如果不是因为王事的催促,谁会特意来此听到这样的声音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岁末,诗人可能在外游历,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野兽的哀鸣,借此表达对王事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沙窝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十里沙窝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感触。首句“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开启了全诗,生动描绘出一个开阔的自然场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接下来的“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则展现了诗人行走于自然中的一幕,生动地描绘了水边的情景,突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而后两句“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引入了年末的氛围,松竹的茂盛与山中野兽的哀鸣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音来”则是诗人的深沉思考,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厌倦,渴望逃离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在自然美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事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向往自然的内心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褰裳”指的是:
a) 拖地的衣袍
b) 掀起衣裳
c) 穿着华丽的衣服
“岁晚松篁茂”中“茂”字的意思是:
a) 稀疏
b) 繁盛
c) 凋零
诗人对“王事”的态度是:
a) 热衷
b) 厌倦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沙窝道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对王事的反思,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和谐。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