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瓜洲闻晓角》

时间: 2025-05-07 06:32:04

诗句

寒耿稀星照碧霄,月楼吹角夜江遥。

五更人起烟霜静,一曲残声遍落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04

原文展示:

寒耿稀星照碧霄,月楼吹角夜江遥。
五更人起烟霜静,一曲残声遍落潮。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夜晚,稀疏的星星照耀着碧蓝的天空,月光下的楼台传来角声,夜晚的江面显得遥远。五更时分,人们已经起床,烟霜静谧,一曲余音在潮水中渐渐消散。

注释:

  • 寒耿:寒冷而明亮,形容星星在寒夜中显得稀疏而清亮。
  • 碧霄:指的是碧蓝的天空。
  • 月楼: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楼台。
  • 吹角:指吹奏的号角声,通常在军营或夜间召集。
  • 五更:指的是夜间的五点钟,古代把夜晚分为五更。
  • 烟霜:指清晨的烟雾和霜冻,象征着宁静和寒冷。
  • 残声:指的是未结束的音调或乐声。
  • 落潮:指潮水退去,通常伴随着声音的消散。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月楼”、“吹角”等意象传达出古代夜晚的宁静和孤独,表现出诗人对夜景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晚唐,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律感,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夜晚的情景。

创作背景:

《瓜洲闻晓角》创作于张祜的晚年,正值唐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孤独,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宁静为主题,通过描绘夜空、江水和晨霜,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开头的“寒耿稀星照碧霄”描绘了寒冷的夜晚,星星稀疏而明亮,给人一种清冷又宁静的感觉。接着“月楼吹角夜江遥”中的“月楼”与“夜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视觉的延伸,又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号角声。

在诗的后半部分,“五更人起烟霜静”描绘了清晨人们起床后的情景,烟霜弥漫,环境显得格外宁静。最后一句“一曲残声遍落潮”,则通过余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仿佛时间的流逝带走了一切美好。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抒情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耿稀星照碧霄:寒冷的夜晚,稀疏的星光照耀着碧蓝的天空,描绘了清冷明亮的夜空。
  2. 月楼吹角夜江遥:在月光下的楼台传来角声,夜晚的江面显得遥远,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
  3. 五更人起烟霜静:五更时分人们起床,清晨的烟霜弥漫,环境显得静谧无声。
  4. 一曲残声遍落潮:一曲未尽的乐声在潮水中消散,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耿”,通过寒冷的环境比喻心境的孤独。
  • 对仗:如“月楼吹角夜江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星空、月光、江水等意象相互交融,形成了诗的整体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遥远的理想。
  • :象征清静与思念。
  • :象征流动的时光和人生的无常。
  • :象征寒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楼”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楼房
    B. 月光照耀的楼台
    C. 一种乐器

  2. “五更”指的是几点钟? A. 三点
    B. 四点
    C. 五点

  3. 诗中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热闹
    B. 宁静
    C. 混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思念,但情感更为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夜泊牛津》: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历史的沉思,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园居 春雨复寒遣怀 示友 月岩 老病 夜观秦蜀地图 闲适 戊辰立春日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俗体字 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启设 子字旁的字 撤除 大行 东挨西撞 龝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古今一辙 贝字旁的字 百战百胜 燕巢幙上 拔山超海 仪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