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09
琴调相思引 前题
作者: 姚鹓雏 〔近代〕
诗学诗功不厌深。
弥纶百代振孤吟。
楼观沧海,自写楚骚心。
不薄李何缘俊朗,
上方朱厉更渊沉。
樊南双井,清瑟和瑶琴。
这首诗表达了对诗歌学习的深入追求,强调诗的艺术功力不可轻视。纵观千百年,孤独的吟唱依然能够振兴文化。站在高楼上眺望大海,我心中自有《楚骚》的情怀。不以李白的豪放和才俊为薄,反而更加敬仰朱自华的深沉与渊博。樊南的双井旁,清脆的瑟声与瑶琴相和。
姚鹓雏,近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传统文化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常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
此诗创作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诗歌传统的追求及对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思考。诗人在学习和创作中,感受到孤独和深沉的情感。
《琴调相思引 前题》是一首极具诗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在追求诗学的道路上所体现出的深刻思考。开篇便指出“诗学诗功不厌深”,表明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不仅仅是对技巧的苛求,更是一种对文化深度的探索。诗人强调,尽管孤独的吟唱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却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振兴文化,展现出一种文化自信。
“楼观沧海,自写楚骚心”,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浩瀚自然的观感,也引出了屈原的《离骚》情怀,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古今诗人的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朱自华的深沉,诗人并不认为李白的才华是唯一的标杆,而是更看重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一句提及“樊南双井,清瑟和瑶琴”,以音乐意象结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的深入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追求艺术深度的精神追求。
诗人认为诗学的追求应该是什么?
A. 浅尝辄止
B. 不厌深造
C. 追求名利
诗中提到的“楚骚”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屈原
C. 朱自华
“樊南双井”中双井象征什么?
A. 音乐与和谐
B. 历史与传承
C. 个人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