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22
暗香 题家书后
作者: 冯煦 〔清代〕
酒阑江阁。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
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
长是歌离赋别,休更卜镫前红萼。
算几日鬓影都华,双袖也应薄。
楼角。正萧索。记伴我微吟,数遍寒柝。
沈郎瘦削。曾倚炉熏与调药。
孤负机中锦字,湘水阔征鸿谁托。
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
在酒席结束后的江阁上,轻薄的被褥如水一般,游子的心情最为敏感。
梦中抵达淮南,淡淡的月光与微霜透过帘幕洒下。
总是唱着离别之歌,不要再在灯前预测红花的命运。
算一算,这几日我的鬓影已经苍白,双袖也该变得轻薄。
楼角处正显得萧索,记得曾陪伴我低吟,数遍寒夜的钟声。
沈郎瘦弱,曾依靠炉火熏香与调制药物。
我辜负了机中绣字,湘水浩荡,征鸿何处寄托?
即使夜夜归去,也忍受让你见到我。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处他乡之际,表达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离别的普遍情感。
《暗香 题家书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酒宴后的惆怅心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清淡的月色和微霜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交织。开篇的“酒阑江阁”便设置了一个孤寂的场景,借酒消愁却又无奈于离别的情绪。接下来的“梦到淮南”展现了对故乡的向往,梦中情景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思乡情愈发浓烈。最后的“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的抒发,尽管心中有千般不舍,仍旧要面对现实的重重阻隔。
逐句解析: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游子心中的惆怅和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羁人”指的是:
A. 在家的人
B. 身处他乡的人
C. 朋友
“长是歌离赋别”中“离”字的意思是:
A. 分离
B. 离开
C. 离婚
诗中提到的“沈郎”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思念的人
C. 诗人的兄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豪放,而冯煦的《暗香》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静,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