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云阳寺石竹花》

时间: 2025-04-30 18:37:40

诗句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7:40

原文展示:

云阳寺石竹花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白话文翻译:

自从与幽山别离后,今天在这座寺庙中再度相逢。
花朵的高低都长出了叶子,深浅的花丛难以分辨。
野外的蝴蝶难以争夺白色的花,庭院中的石榴花暗自让出红色的花朵。
谁会怜惜这花儿最久呢?春天的露水洒落到秋风中。

注释:

  • 幽山:指幽静的山,常用来形容隐逸的环境。
  • 相逢:再相见,这里指在寺庙中重聚。
  •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描绘花丛的茂盛,形状各异,难以区分。
  • 野蝶:指野外的蝴蝶,象征自然中的生灵。
  • 庭榴:指庭院中的石榴花,暗示家庭或人居环境。
  • :指花香,暗指花朵。
  • 春露到秋风:春天的露水滋润花朵,随着季节的变换,花香逐渐消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晦,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840年。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云阳寺石竹花》写于作者游览云阳寺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及对花草生命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喧嚣世外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诗歌鉴赏:

《云阳寺石竹花》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寺庙中石竹花的景象,透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的开头由“幽山”引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在一段时间的分离后重聚,给人一种温馨的感受。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花叶高低、深浅的描绘,展现了花丛的繁茂,而“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则生动地表现了花与蝶之间的和谐与竞争,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对花儿消逝的惋惜,春天的露水滋润着花朵,但随着季节的变迁,花香终究会被秋风带走。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表达了诗人与幽山的分别,重聚于寺庙,营造出一种期待与重逢的氛围。

  •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描绘了石竹花的茂盛,花丛形态各异,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通过对比,表现出自然界中各色花朵之间的和谐与竞争关系。

  •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反映了对花香消逝的惋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对比不同花色,突出自然界的美与竞争。
  • 拟人:赋予花朵情感,表现出对生命的关怀与怜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山: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环境。
  • 石竹花:象征生命与美的短暂。
  • 野蝶: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庭榴:象征家园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山”是指什么?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山
    C. 繁华的乡村
    答案:B

  2.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A. 石竹花
    B. 野蝶
    C. 秋风
    答案:A

  3. “春露到秋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侧重于山水的景色与隐逸的生活。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聚焦于草的生长与凋零,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慨。

参考资料:

  • 诗词集:《唐诗三百首》
  • 书籍:《唐代诗人研究》
  • 文章:《司空曙及其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戏题致远书房 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三首 其二 下岩 自天平岭过高景庵 涪州江险不可泊,入黔江檥舟 提刑察院王丈挽词 其一 西江月 销夏湾 自嘲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蹶踣 不羁之士 禽兽 双人旁的字 包含髓的词语有哪些 三头对案 申令 粗心浮气 鸡鹜相争 众少成多 走堂 包含卧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大门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