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铜梁中秋》

时间: 2025-05-07 09:03:16

诗句

烽火侵寻忽一年。

窜身西蜀几时还。

山山叶落增萧瑟,白发孤儿总可怜。

香易爇,梦难圆。

安排肠断历尘缘。

今宵独卧中庭冷,万里澄晖照泪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6

原文展示:

烽火侵寻忽一年。
窜身西蜀几时还。
山山叶落增萧瑟,
白发孤儿总可怜。
香易爇,梦难圆。
安排肠断历尘缘。
今宵独卧中庭冷,
万里澄晖照泪悬。

白话文翻译:

战火侵扰,转眼已是一年。
我流亡在西蜀,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山山树叶凋落,增添了萧条的气氛,
白发苍苍的孤儿,真让人心疼。
香烛容易燃尽,梦却难以圆满。
安排的情缘,让我肠断心伤。
今夜我独自卧在院中,感到一阵寒冷,
万里之外的月光照亮了我悬挂的泪水。

注释:

  • 烽火:指战争、战乱的信号。
  • 窜身:逃亡、流亡。
  • 西蜀:即四川地区,唐代的一个重要地区。
  • 萧瑟:形容环境凄凉、冷清。
  • 香易爇:香烛容易燃尽,暗指人生短暂。
  • 肠断:形容悲伤或痛苦,心如刀割。
  • 澄晖:清澈明亮的月光。

典故解析:

  • 中秋赏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思念。诗中提到的“今宵独卧”暗示在这个团圆的节日中,诗人却孤独一人,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圭璋是一位近现代诗人,生于乱世,经历了许多动荡,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怀和对人间苦难的同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战乱频仍的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和对离散的亲人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鹧鸪天·铜梁中秋》是一首表现诗人思乡情怀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战火纷飞带来的孤独与凄凉,反映出诗人对家园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开头的“烽火侵寻忽一年”点明了时局的严峻,而“窜身西蜀几时还”则是一种深切的无奈与悲伤,流亡的生活让人倍感孤独,诗人无奈地思索着何时才能回归故乡。

接着,诗中通过“山山叶落增萧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利用自然景物来衬托内心的悲凉,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寂。后面的“白发孤儿总可怜”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动荡的社会中,弱者的悲惨命运,表现出诗人对这些无辜者的同情与怜悯。

最后两句“今宵独卧中庭冷,万里澄晖照泪悬”则把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明月,感受到一阵寒冷,月光照耀下的泪水更显得悲凉,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情感真挚,层层递进,通过景物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烽火侵寻忽一年:战争的烽火不断侵扰,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战乱的持续。
  2. 窜身西蜀几时还:流亡在西蜀,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3. 山山叶落增萧瑟:秋天的叶子纷纷落下,增添了环境的凄凉,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4. 白发孤儿总可怜:白发苍苍的孤儿令人心疼,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同情。
  5. 香易爇,梦难圆:香烛容易燃尽,梦却难以实现,暗示人生短暂与理想的无奈。
  6. 安排肠断历尘缘:安排的情缘让人心痛,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痛苦。
  7. 今宵独卧中庭冷:在这个中秋之夜,独自一人感到冰冷,突显了孤独的境遇。
  8. 万里澄晖照泪悬:远方的清澈月光照亮了自己的泪水,表现了思乡之情的深切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香易爇”暗指人生短暂。
  • 对仗:如“梦难圆”和“肠断历尘缘”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叶落、月光)来渲染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对亲人的关怀,以及在战乱中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情感真挚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
  • 西蜀:代表流亡与离别。
  • 秋叶:象征时光流逝与凋零。
  • 白发孤儿:象征无辜与苦难。
  • 香烛:象征短暂与脆弱的生命。
  • 月光: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烽火”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灾害

  2. 诗人流亡于哪个地方? A. 东北
    B. 西蜀
    C. 南方

  3. “香易爇,梦难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春望》:在战乱中感伤国家与人民的命运,主题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对门两绝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寿乐 温泉院二绝 奚知县挽诗 招隐三章赠李洋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八 又和 范待制挽诗二首 和黄伯渊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斋祷 高瞻远瞩 川字旁的字 觉知 小年夜 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井井有序 风行电扫 屡教不改 廾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青琅玕 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挟天子以征四方 踨高蹐厚 穴宝盖的字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