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7:21
春夜读书
作者: 陆游
枉是儒冠遇太平,
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
皓首犹亲二尺檠。
万世已为当去客,
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
起视离离斗柄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和个人处境的无奈与思考。诗人虽身为书生,却在太平盛世中感到无所作为;贫穷的处境使得他无法追求功名。即使内心渴望知识,但肚子却因缺乏粮食而空虚。尽管已经年老,但仍然对书本有着深厚的情感。纵然世事如梦,自己已是匆匆过客,但对书籍的热爱却使他愿意将未来的生命继续寄托于书中。在夜深时分,他感到无尽的愁苦,抬头望向天空,看到北斗星的倾斜。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彼时国家虽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依然困扰着他。此时的陆游已历经风雨,常常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对知识的渴望。
《春夜读书》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对比诗人自身的身份与社会现状,展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枉是儒冠遇太平”,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读书人身份的无奈与失落,尽管处于太平盛世,却依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接下来的“穷人那许共功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强调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以及贫困对个人发展的束缚。
在表达个人困境的同时,诗人又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寄托。即使“枯肠不饱”,他仍愿意“爱书”,这体现了陆游对书籍的崇敬与依赖。最后,诗人在夜阑时分抚今追昔,看到天空中的斗柄倾斜,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愈发明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体现了其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个人困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与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身为读书人,感到什么样的无奈?
a) 无法实现理想
b) 无法获得财富
c) 无法交朋友
d) 无法出国
“夜阑抚几愁无奈”中,诗人抚今追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生气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夜读书》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但陆游更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困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