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26
高楼百尺久摧颓,
轮奂重新亦壮哉。
彻夜笙歌催腊尽,
聒天箫鼓挽春回。
都人杂沓挥千镒,
我辈登临谩一杯。
京国繁华欣再睹,
老来醉眼更堪开。
高楼已经矗立了百尺,曾经的颓废如今重新修建,显得壮丽非凡。整夜的笙歌声催促着腊月的尽头,喧闹的箫鼓声召唤着春天的归来。城里的人们纷纷聚集,挥洒着财富,而我们这群人登高望远,随意地举杯畅饮。京城的繁华再次呈现在眼前,年老时的醉眼更能感受到这一切的美好。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其表达的场景与古代盛大的节庆、欢庆的气氛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繁荣与富贵的向往。
刘过,字季和,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与诗作。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场景,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这首诗是在建业酒楼落成之际创作的,酒楼的落成不仅是建筑的再生,更象征着繁华生活的复兴。诗人通过描绘热闹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建业酒楼落成预点灯》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崭新酒楼落成的盛大场面,生动展现了人们欢庆的气氛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开头两句以高楼的重新建设为引子,展现了对过去衰败的回忆与如今荣光的对比,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笙歌与箫鼓的欢庆,传达出年末岁初的节日气氛,象征着旧岁已去,新春的到来。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的感悟,在繁华的人群中,诗人却显得有些疏离,提出“我辈登临谩一杯”,似乎在反思自我在变化中的位置与心境。尽管周围人们忙于挥洒财富,诗人却在醉眼中感受到了一种更深的欣赏与理解。诗的最后一句“老来醉眼更堪开”更是点题,表现出年老的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与感慨,尽管岁月流逝,但对美的欣赏却愈发深厚。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繁华的描绘与对个人情感的深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赞美与对岁月流逝的思考,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繁华的欣喜,也有个人内心的反思,形成了对比与统一的艺术效果。
诗中“高楼百尺”的含义是什么?
诗人通过“彻夜笙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老来醉眼更堪开”这句话的意思是?
可以将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的诗描绘了战乱后国破家亡的悲惨,而刘过的诗则展现了繁华的重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心态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