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其一 春感集杜》

时间: 2025-05-06 02:59:35

诗句

花近高楼伤客心,北来肌骨苦寒侵。

江山故宅空文藻,玉垒浮云变古今。

忧悄悄,病涔涔,新诗改罢自长吟。

可怜宾客尽倾盖,隔叶黄鹳空好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35

原文展示:

花近高楼伤客心,北来肌骨苦寒侵。江山故宅空文藻,玉垒浮云变古今。忧悄悄,病涔涔,新诗改罢自长吟。可怜宾客尽倾盖,隔叶黄鹳空好音。

白话文翻译:

靠近高楼的花朵让人伤感,来自北方的寒风侵袭着人的肌肤和骨骼。曾经的江山故宅如今只剩下空洞的文采,玉垒山上的浮云已变换了古今。心中忧虑重重,病痛缠身,新诗写罢又忍不住长吟。可怜那些宾客都已醉倒,只有窗外的黄鹳在隔叶吟唱,声声悦耳却徒然。

注释:

字词注释:

  • 花近高楼:高楼旁的花,暗含对美景的惋惜。
  • 北来肌骨苦寒侵:来自北方的寒风侵袭身体,表达了寒冷的体感。
  • 江山故宅空文藻:昔日的江山和旧日的宅邸只剩下空洞的文采。
  • 玉垒浮云:指玉垒山上的云彩,象征时光的变迁。
  • 新诗改罢自长吟:新写的诗歌经过修改后,自己却忍不住长时间吟咏。
  • 隔叶黄鹳空好音:黄鹳在树叶间鸣叫,传递出美妙的声音,然而却是空洞的感慨。

典故解析:

  • 玉垒:出自于古代山水诗中,常用作象征美好景色的意象。
  • 黄鹳:古诗中常见的鸟类,寓意清雅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伯驹(1871-1949),字子华,号墨如,近代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以抒情见长,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鹧鸪天》是张伯驹在春天时写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病痛。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却透着浓重的忧伤。张伯驹以“花近高楼伤客心”开篇,描绘了春花的美丽与高楼的冷漠对比,表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伤感。诗中提到的“北来肌骨苦寒侵”,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述,更是内心深处对于寒冷的感受,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情感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江山故宅空文藻”来传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失落。往日的繁华如今变得空洞,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而“玉垒浮云变古今”则在告诫我们,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过往的一切只会随着浮云而逝去。

情感的深入在“忧悄悄,病涔涔”中得以体现,诗人在病痛和忧虑中感受到生命的沉重。最后两句“可怜宾客尽倾盖,隔叶黄鹳空好音”更是写出了孤独的境遇,宾客们已经醉倒,唯有窗外的黄鹳声声悦耳,却又显得格外凄凉。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故乡的思考与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近高楼伤客心:高楼附近的花朵让人感到伤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无奈。
  2. 北来肌骨苦寒侵:北方的寒风侵袭着人的身体,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寒冷感受。
  3. 江山故宅空文藻: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空虚的文采,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叹。
  4. 玉垒浮云变古今:玉垒的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古今之间的变化令人唏嘘。
  5. 忧悄悄,病涔涔:内心忧愁和身体病痛的双重折磨,显现出诗人的脆弱与无奈。
  6. 新诗改罢自长吟:写完新诗后,诗人忍不住长吟,流露出对诗歌的热爱与不舍。
  7. 可怜宾客尽倾盖:描绘宾客们的醉态,表现出聚会的欢愉与内心的孤寂。
  8. 隔叶黄鹳空好音:窗外的黄鹳在歌唱,虽然声音美妙,但却显得格外孤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楼与花朵对比,深化情感。
  • 对仗:如“忧悄悄,病涔涔”采用对仗手法,加深情感的对比。
  • 拟人:黄鹳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加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刻体悟,展现出一种伤感而又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美好与短暂,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2. 高楼:象征现代与冷漠,形成与自然的对比。
  3. 北风:象征寒冷与孤独,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侵袭。
  4. 江山故宅:象征历史与记忆,反映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5. 黄鹳:象征清雅与孤独,体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近高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自豪

  2. “北来肌骨苦寒侵”中“肌骨”指代什么? A. 心灵 B. 身体 C. 思绪

  3.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黄鹳”象征着什么? A. 欢愉 B. 孤独 C. 富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与《鹧鸪天》中的“花近高楼伤客心”都在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怀念,但前者更显温柔,而后者则更添一丝伤感与孤独。两者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集》

相关查询

百字令 其三 百字令 九月六日,偕友持螯,饮城西酒楼。半醉同游西山,入吾谷看枫,复上剑门,宿严氏山居 百字令·题孙子和先生遗墨册 百字令·春雨托兴 百字令 题朱竹垞静志居琴趣后 百字令·柳墅感旧 百字令 吴东生司马秋山采药图 百字令 题黄佩芸忆菊图 百字令 其二 百字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尖言尖语 苦剧 社区 不暇 整纷剔蠹 迎送 行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包含凝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包含絶的词语有哪些 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旧恨新仇 以紫乱朱 县君 罪以功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