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35
花近高楼伤客心,北来肌骨苦寒侵。江山故宅空文藻,玉垒浮云变古今。忧悄悄,病涔涔,新诗改罢自长吟。可怜宾客尽倾盖,隔叶黄鹳空好音。
靠近高楼的花朵让人伤感,来自北方的寒风侵袭着人的肌肤和骨骼。曾经的江山故宅如今只剩下空洞的文采,玉垒山上的浮云已变换了古今。心中忧虑重重,病痛缠身,新诗写罢又忍不住长吟。可怜那些宾客都已醉倒,只有窗外的黄鹳在隔叶吟唱,声声悦耳却徒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伯驹(1871-1949),字子华,号墨如,近代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以抒情见长,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鹧鸪天》是张伯驹在春天时写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病痛。
这首《鹧鸪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却透着浓重的忧伤。张伯驹以“花近高楼伤客心”开篇,描绘了春花的美丽与高楼的冷漠对比,表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伤感。诗中提到的“北来肌骨苦寒侵”,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述,更是内心深处对于寒冷的感受,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情感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江山故宅空文藻”来传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失落。往日的繁华如今变得空洞,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而“玉垒浮云变古今”则在告诫我们,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过往的一切只会随着浮云而逝去。
情感的深入在“忧悄悄,病涔涔”中得以体现,诗人在病痛和忧虑中感受到生命的沉重。最后两句“可怜宾客尽倾盖,隔叶黄鹳空好音”更是写出了孤独的境遇,宾客们已经醉倒,唯有窗外的黄鹳声声悦耳,却又显得格外凄凉。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故乡的思考与感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刻体悟,展现出一种伤感而又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近高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自豪
“北来肌骨苦寒侵”中“肌骨”指代什么? A. 心灵 B. 身体 C. 思绪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黄鹳”象征着什么? A. 欢愉 B. 孤独 C. 富贵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与《鹧鸪天》中的“花近高楼伤客心”都在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怀念,但前者更显温柔,而后者则更添一丝伤感与孤独。两者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