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19
鹧鸪天·题杨铁夫九龙山中所筑双树居
作者: 叶恭绰 〔清代〕
穿径诛茅伊已深。
一庵閒卧日初沈。
移根漫悔高原植,
息影偏憎恶木阴。
花证道,月清心。
幽居浑似傅双林。
梦中销得风雷过,
倾耳潮音更谷音。
在深深的小径上,茅草已经被砍得很干净。
我在这座小庵中悠闲地躺卧,太阳刚刚沉下。
移植根株后,我心中后悔在高原上种植,
因为这树影让我厌恶那阴森的木阴。
花朵证明了我的道理,明月清澈了我的心灵。
幽静的居所就如同那双林一般美好。
梦中已经消散了风雷的喧闹,
倾耳细听潮水的声音更胜于山谷的回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叶恭绰(1660-1738),字宗干,号石屏,晚号白石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隐居生活。其风格清丽,情感真挚,体现出隐士的洒脱与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九龙山中双树居的隐逸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鹧鸪天·题杨铁夫九龙山中所筑双树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与自然景观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过程。开篇“穿径诛茅伊已深”,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林小径,诗人已经在这片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方式。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庵中悠闲的情景,日落时分的宁静让人倍感舒适。
“移根漫悔高原植”,表达了诗人对过往选择的反思,表明了他对高原植树的后悔,暗含自然环境的选择与生活的哲理。接下来的“息影偏憎恶木阴”则传达出一种对树荫的厌烦,似乎是对阴暗环境的排斥,反映了他追求光明与心灵自由的渴望。
“花证道,月清心”一句,展现出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和谐,那些花朵与明月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最后的意象“梦中销得风雷过,倾耳潮音更谷音”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梦中风雷已去,潮音更胜,象征着对自然的领悟和对生活的释然。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叶恭绰
c) 杜甫
d) 陶渊明
“移根漫悔高原植”中的“高原”指什么?
a) 生活的困境
b) 自然环境
c) 诗人内心的选择
d) 诗人对过去的回忆
词中提到的“潮音”与“谷音”有什么关系?
a) 代表不同的自然景观
b)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c) 表达诗人的厌倦
d) 描绘生活的喧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